本意是让他做太子太傅。

    可蓝玉却私下里说,自己难道不能做太师?

    好小子,你真是非得作死不成啊?

    要知道,太子朱标可是已经薨逝了,你还这么狂?

    既然不想做太子太傅,那就不要做了。

    最近几个月,朱元璋一直在冷落蓝玉,对蓝玉一直想要建议西征的提议视若无睹。

    原本在去年的时候,蓝玉曾经去平叛西番罕东之地,又与四川都指挥使瞿能合兵一处,平复了建昌指挥使月鲁帖木儿的反叛。

    本来蓝玉想就地屯兵,然后谋取西进的机会。

    如今的新疆叫做东察合台汗国,还不属于明朝领土。

    再或者也可以南进西藏,也就是吐蕃。

    然而现在对于朱元璋来说,最大的威胁不是外敌,而是内部。

    由于朱元璋的冷落,蓝玉不但没有反省自身,反而更大的不满了。

    “陛下,蓝玉在府内多有怨言,不止一次提及,他本有太师之能,陛下却只给他太子太傅头衔,认为陛下已经老了,恐有识人不明之处。”

    “而且蓝玉朋党众多,且军中大小将士皆是他的养子,最近也都为蓝玉感到不满和不服。”

    “经臣下调查,蓝玉恐怕是要等陛下藉田时造反了。”

    这一天,锦衣卫都指挥使蒋瓛,秘密上达天听,直接向朱元璋启奏,蓝玉要谋反。

    藉田,这是从周朝天子以来就有的,在春耕时进行的活动。

    就是每逢春耕前,天子、诸侯躬耕藉田,以示对农业的重视。

    毕竟是小农时代嘛,尤其是朱元璋过过苦日子,更加重视这些。

    所以就算朱元璋已经年迈,本来今年也打算进行藉田的活动,也不多,哪怕只有一亩三分地也是那么回事。

    可是,这消息怎么传到了蓝玉的耳中?朱元璋只是有这个打算,却还没有在朝堂上公开,就连蒋瓛想要给蓝玉增加罪名,但是连锦衣卫也不知道啊。

    朱元璋的锦衣卫是检查天下督察百官的,又不是来监视自己的。

    何况锦衣卫又不是东厂西厂,锦衣卫不是太监,本来也不用在宫中应职当差。

    那么答案就只有一个了。

    是自己的身边出了叛党,而且通知了蓝玉。

    “蓝玉要反?他以为他有那个资格?”朱元璋一拍桌子,震怒不已的下令道:“立即捉拿蓝玉,下狱鞫讯。”

    于是,轰轰烈烈的蓝玉案就此爆发了,同时也是明初四大案的最后一案。

    明初四大案分别是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以及蓝玉案。

    胡惟庸案,株连了三万多人,淮西勋贵几乎被屠戮殆尽。

    连李善长开国第一功勋的身份与爵位都被革除了。

    不过也随着胡惟庸案爆发,宰相制度被彻底革除,此时的朱元璋可谓是皇权高度集中。

    之后的空印案则是在洪武十五年爆发的。

    空印,就是在文书上预先盖上印章,需要用时再填写上具体内容。

    按明朝规定,每年各布政司、府、县都要向户部呈送钱粮及财政收支、税款账目。

    而户部与各布政司、府、县的数字须完全相符,分毫不差,才可以结项。

    如果有一项不符,整个账册便要被驳回,重新填报,重新盖上地方政府的印章。

    此时的京师之地在应天,所以全国各地官员都要到应天来报送账册。

    而且此时上缴的实物税款还大多都是粮食,在运输过程中难免有损耗,出现账册与实物对不上的现象是大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