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些对诸如孔孟之书的改写,主要是删去一些不利于皇权的内容。

    可朱楩那是能随便妥协的人吗?当初李叔然也想用这种方法吓唬自己,他可曾在意?

    于是朱楩故意装作没看到朱元璋的暗示,冷笑着看向刘三吾,说道:“正好今天早朝太过安静,本王还不习惯哩。”

    满朝文武表情怪怪的,武将都在忍着笑意,文臣们则是黑着脸。

    “殿下,这可不是菜市场,”卓敬说着,颇有些跃跃欲试,想再次出来跟朱楩对线。

    朱楩瞥了他一眼,说道:“少阴阳怪气,有本事就明着来,若是本王之后说的有错,你再来弹劾我。”

    卓敬眨眨眼,不说话了。

    看来殿下是成竹在胸啊?担担翁可能真要吃亏了。

    这位殿下看起来狂放不羁,其实内有乾坤,很多时候反而以儒家典故反驳儒生观点,让人防不胜防。

    卓敬有些担心的看了眼刘三吾。

    而刘三吾则是昂着头,看着朱楩,好似在说看伱能说出个什么道理来。

    朱楩都被他那不卑不亢理所当然的样子气笑了,缓缓开口,说道:“说你几句你还不服了,图有一把年纪却活在狗身上了?”

    “楩儿,”朱元璋再叫了一声,心中既无奈又颇为好笑,这小子是真口无遮拦,什么话都敢骂啊。

    刘三吾已经被气得面色发紫发红了,怒道:“殿下一而再的折辱老臣,若是不能给老臣一个说法交代,老臣就算不敢刺王杀驾与您拼命,但至少老臣还有一点尊严和矜持,恐怕大殿要被老臣的一腔热血给染红了,到那时天下人也要为老臣讨个公道。”

    “好好好,你既然舍得死,本王就舍得埋,”朱楩冷笑连连,他这几年在战场上杀了多少人?他自己都记不得了,还会被你个老朽唬住?

    接着,朱楩不再辱骂,而是侃侃而谈起来:“鞑靼部是本王费尽心机,一边以强大武力震慑,一边以改造思想解放来虏获其心。双管齐下,才让整个鞑靼草原各部纷纷降服。本王可以这么说,本王的名头比他们的首领都管用。只要本王愿意,本王可以随时撤掉任何部落的首领,甚至随意指派这大殿上的任何人去当他们的新首领。”

    “这才是征服,如今鞑靼草原人对本王民心所向,他们已经不是各部首领的奴隶,而是咱大明与本王的子民。就算有朝一RB王要率领他们去攻打瓦剌,去北伐兀良哈,他们也不在话下。乃至收复东察合台汗国。从草原上可以直接进入东察合台汗国。”

    “本王说你是燕雀,你还不服。如今还有大半草原不属于我们,还有西域各国各地没有收复。现在正是进一步巩固鞑靼人心的时候,你就给我说非我族类?”

    “如果我大明就是这样对待肯归顺的子民的,那与当初北元四等人制度有何区别?今后谁还敢,谁还愿意臣服我们?伐城谋地,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你们该不会以为本王只是杀了一些人,只是占领了一片地盘,可等本王班师回朝,那里就又复叛了吧?”

    “开玩笑,本王当初只率领了一万五千人的部队深入草原,这点人马够干什么的?而且本王还带了一万四千人回来了。当时足有几十万草原人自愿追随本王麾下,本王当时的部队,就是他们组成的。”

    “本王一声令下,今后鞑靼部就是我们大明彻底拿下整个草原的契机,更是征战天下的重要兵力。狡兔还未死尽,就急着要把重要鹰犬杀了?本王只是骂你一顿目光短浅,你还不服?”

    朱楩几句话下来,满朝文武的目光和表情都变了。

    连刘三吾都张着嘴,半天说不出话来。

    其实正如朱楩所说,哪怕他嚷嚷着自己是什么圣可汗,可大家都以为,他和蓝玉一样,只是从草原上烧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