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还是摊丁入亩,今后那些大地主就要遭殃了,因为地越多,田越多,收取的粮食越多,给的税也就越多。

    朱楩不是要割百姓的韭菜,要割,就割大地主的韭菜。

    这才有意义。

    “好了,今日之事通报下去,并且交由大明官报传达全国,迅速落实下去。如果哪里不肯落实,哪里就给我等着落脑袋吧,”朱楩冷声警告道:“我和我爹可不一样,我可没有洪武大帝那么仁慈。再说一遍,朕最讨厌的就是给脸不要脸的,都跟你们商量好了,若是还有人敢给我搞阴奉阳违那一套。别怪朕砍你脑袋。退朝。”

    然后朱楩站起身,伸手去搀扶朱元璋,父子俩潇洒的离开了。

    而百官则擦着冷汗跪地拜送。

    洪武大帝仁慈?亏你说的出来啊。

    洪武四大案,牵连了多少万人?

    可在朱楩看来,他虽然不会独断专行刚愎自用,可是一旦落实了政策,就绝不允许有人拖后腿,你敢给我拖后腿,我就砍伱脑袋,看看是你的脑袋多,还是我的刀不快。

    而且朱元璋还知道,朱楩竟然打算以后要一年一科举。

    好家伙,你这是当高考呢?一年一次?

    可一旦这么做了,可想而知,候补进士将不是问题。

    哪怕一年取士二三十,也足够朱楩有事没事就砍一批人了,大不了让候补进士补充上来。

    想当官的人千千万,反倒是上面的人不下去,下面的人上不了。

    想到这里,就连朱元璋都心里一抖,这小子,恐怕真要比自己更加残忍了。

    至此,朱楩上位以后,先敲定了年号为永昌,而后颁发了两大政策,一个是从永昌以后的新晋贵族爵位,将会以袭爵降级制度承袭。

    然后自然就是彻底废除贱籍与奴籍了。

    这都是大事,一时之间传得整个京城都沸沸扬扬的。

    连汤徐二公的府上,都被踏破了门槛,无数人跑来询问,新皇这是怎么想的?这是一上位就要撤梯子啊?过河拆桥吗?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淮西集团,说白了就是朱元璋的老家,也是朱家皇室的老家。

    哪怕前有胡惟庸案,后有蓝玉案,一文一武,已经牵连了无数淮西勋贵。

    可还有一大批人还在的。

    毕竟在大明王朝建立的过程中,整个淮西地区简直是人才井喷。

    也可以说朱元璋基本上是靠着淮西集团的力量打下的江山。

    可汤和与徐达却暗暗冷笑。

    这帮不开眼的东西,真以为如今当朝的那位新帝是你们碰上去的啊?

    还过河拆桥,你们也配?

    他们家的这位姑爷,那可是靠着绝对的实力坐稳宝座的。

    谁敢不服?

    不说如今还在京城大营的十万纳西族,就说如今凯旋而归还在班师回朝路上的五十万大军,如今对新帝那也是死心塌地。

    更别说当朝天子的真正班底,其实还在西域与藏地、云南了。

    一旦大军东上,一路横扫过来,无人可挡。

    给你们面子,你们要是不接,可真就是给脸不要脸了。

    何况朱楩已经明确说过了,洪武年间册封的贵族勋爵,是可以继续世袭罔替的。

    那你们着什么急?你看我们急么?我们一点都不急啊。

    废话,你们两家有公爵,你们急什么。

    只靠着一个公爵头衔,都可以吃一辈子了,还是跟老朱家的皇位一起天长日久。

    只要朱明江山还在,汤徐两家的爵位就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