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姐妹,同为皇贵妃的木邱与汤欣的陪同下,随行而来了。

    主要是朱楩担心她们姐仨一直深居后宫容易憋坏了。

    再一个,当初她们也与全军将士一起浴血奋战上阵杀敌,乃有袍泽之谊,正好趁此机会出来转转也没什么不好。

    朱元璋也来了,只是如今他已经是太上皇,自然把主角位置让了出来,与徐达、汤和二公在后方看着眼前一幕。

    “冯胜、傅友德,这次干得不错,”朱元璋不吝赞许道。

    汤徐二公对视了一眼,心说还好您没砍了他们。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

    “还是陛下。还是太上皇与当今陛下深谋远虑,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是您们父子指挥的好啊,”徐达拱手说道。

    朱楩登基已经有月余了,如今满天下人都知道,现在是永昌帝的年号,而永昌帝正是之前的滇王。

    能让洪武大帝退位让贤,而且得到所有诸王的支持,就连皇太孙都欣然退位。

    哪怕那些儒生背地里暗骂无长幼秩序,却也无可奈何。

    尤其是随着朱楩颁发的,废除奴籍、贱籍的法案即将全面展开。

    可以说,朱楩得到了全天下人的认可与支持。

    毕竟天下九成人都是贫民,甚至就是所谓的贱籍啊。

    朱楩还严令禁止,不许随意净身入宫,他甚至打算要杜绝太监这种特殊工种的存在。

    可是宫内毕竟也是需要人的,而且一旦有正常男人存在,万一和宫女乃至和不受宠的妃子胡搞一起,难免淫乱宫闱发生隐患。

    想那嫪毐霍乱秦王后宫,不就是先例吗。

    万一连皇帝的儿子是谁的都不知道,岂不是让天下人笑掉大牙?

    朱楩也担心自己随便搞政策,可能会妨碍到后人,万一后人不争气,不是被太监给架空了?

    于是他只好退而求其次,如果遇到想要净身入宫谋一份差事者,首先不得是家里的独丁独苗,且必须是没有其他谋生手段的人。

    但凡是个好人,朱楩都希望能把长处发挥到别的地方去。

    至于宫女就不用担心有什么不妥了。

    总而言之,现如今朱楩名满天下,谁不说他是千古明君贤帝,哪怕儒家都得暂避锋芒,不敢胡乱评测。

    “来了。”

    朱楩往前看去,伴随着一阵阵雄伟的铁蹄声敲响大地,宋国公冯胜与颖国公傅友德骑马在最前,率领着凯旋而归的得胜大军,终于班师回朝了。

    远远的,冯胜和傅友德也看到了满朝文武迎接的队列,尤其是那道挺拔且年轻的身影。

    二公对视一眼,连忙翻身下马,一步步冲了过去,离得老远就‘噗通’跪在地上,齐声高呼:“臣冯胜、傅友德。幸不辱命,班师回朝。在此叩见永昌大帝,恭祝吾皇万圣金安,万岁万岁万万岁。”

    哪怕连他们也不曾想到过,当初还在并肩作战,好似一转眼的功夫,滇王竟然就登基为帝了,号永昌帝。

    而且以朱楩还是滇王时的无数不世奇功,号一声永昌大帝也不为过。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呼声传来,五十万大军的齐声恭祝,声势可谓滔天。

    受到影响,京城内的百姓们也激动万分的,跟着高呼万岁。

    看着如此场面,朱元璋激动的说道:“吾儿乃举国共举的贤帝明君,不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却也绝不是咱独断专行刚愎自用。看看,这岂不是开创贤明盛世的开端?”

    汤徐二公自然在一旁应和着。

    反正朱楩也是他们的女婿,他们也一样荣辱与共感同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