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授,杜康也没有辜负叶凌天的期望,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勤学苦练。

    短短十年光阴,杜康在青城山的学习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他的才华在同辈中显得尤为突出。

    在某一交易日,叶凌天将杜康召至自己的居所。他语重心长地说道:

    “你是我在这些年中教过的最杰出的弟子。”

    “虽然我舍不得你离去,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你还年轻,应当出去闯荡世界,拓宽视野,将来的你必成一番事业,不应将宝贵的青春耗费在这山中了。”

    “雏鹰只有经历风雨,才能展翅高飞。现在是你下山去迎接挑战的时候了。”

    “当你感到疲惫,厌倦了尘世喧嚣时,再回到这里,隐居修行。”

    杜康并未拒绝老师的提议。

    他从小就身处奴隶之中,看尽了世态炎凉,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向世界证明自己的价值。

    正是这个目标驱使他努力学习制酒之法,在青城山度过的十年,就是为了学到真正的本事,为了将来的成就。

    老师的教诲与他的内心想法不谋而合。

    同时,杜康内心也充满了对青城山的依恋。

    在这里,没有人会因为他曾经的奴隶身份而轻视他。这里的一切都是基于实力,不分贵贱。

    他在这里获得了尊重,更因为老师的关爱与耐心教导,学到了许多梦寐以求的技艺和道理。

    对于杜康来说,自从父母去世后,青城山就是他的另一个家,叶凌天则是他的第二个父亲。

    杜康对叶凌天多年的教诲感激不尽,他发誓要在外面世界中展现所学,为青城山增光添彩,不负老师的期望。

    在告别声中,杜康踏上了下山的路。叶凌天在临别时,特意赠予杜康两壶灵酒,一壶用于解毒,一壶用于疗伤。

    在洪荒世界中,危机四伏,尽管人族九州相对平静,但仍不乏仙人存在。尽管大夏皇朝已呈衰败之象,但仍有一定的底蕴,叶凌天希望这两壶灵酒能够帮助杜康化险为夷。

    至于皇朝的更迭,叶凌天目前还没有资格插手,他选择旁观,静待时局变化。

    杜康下山后,叶凌天并未停下他的准备工作。

    他从定居青城山开始,就在为获取人道功德做准备。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从工具和书籍两个方面入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叶凌天深知,良好的工具对于事业的重要性。

    而“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他也明白,知识的力量对于精神世界的丰富至关重要。

    工具偏重物质层面的利用,书籍则偏重精神层面的传承。

    内外结合,表里如一,相辅相成,才能最大限度地得人道功德。

    因此,这数十年来,叶凌天除了传授技艺给杜康,剩余的时间都在打磨各种酒具,精选其中的典型,不断追求卓越,为的是为天下人制定一套酒具的典范。

    同时,以酒方为基础书写各种秘方,如《夏民要术》、《夏政全书》等多种,不断的删减修改补全。

    时至今日,已经逐渐进入尾声,最多再有十年就可以真正的完成,也基本完成了这趟入世目标。

    叶凌天在青城山不停忙碌时,杜康下山后,也遇到了明主。

    回到老家后,他先是以高超制酒技艺扬名。

    引起达官贵族注意,更将商国之主汤吸引而来,在介绍美酒时,又从言谈举止、人物风貌等方面入手,不着痕迹地显露自身才学。

    借此机会,与汤交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