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用石砖搭起一个灶台,要有寻常灶台五个大小。”许元胜进了土窑里面,这其中就有上百个平方大小,面积足够了。

    泥匠连连点头,立即着手安排,青山村的灶台大多数都是出自他手。

    许元胜简单一说,他就知道怎么搞了。

    一直忙碌到了后半夜,才算是完工。

    “给大家把银子发下去。”许元胜里外走了一圈满意的点了点头,递过十两银子给大牛。

    “多了!”

    大牛挠了挠头,每人一百文,五十多人是五两多银子,泥匠和石匠每人一两银子,八两银子足够了。

    “多的算赏的。”许元胜笑着道,能做这么快,值得这个赏。

    “我去换文钱。”大牛说完就转身朝着村子快步跑步。

    “二牛,你跟着过去。”许元胜看了一旁的二牛。

    “哦,好。”二牛没多问,转身也跟了过去。

    不大一会就看到两人背着两个麻布袋子,这里面有八千文。

    八千文,是八十贯,约乎有七八百斤重,一个人根本扛不动这么重。

    大牛和二牛气喘吁吁的,第一次扛这么重的文钱。

    还好村子里不缺文钱,毕竟底层交易最频繁的还是文钱。

    接下来就是发钱的场面。

    五十多人以此排成队。

    也没有一文钱一文钱的数,那个效率太慢,直接拿着一杆秤,一百文钱大概有一斤重。

    许元胜准备了十两银子,足够发放下去。

    每个人都是按照一斤多发下去的。

    说好的一百文,是只多不少,在场的人都高兴的合不拢嘴,领到钱的村民都恨不得给许元胜跪下磕头。

    这钱对他们而言,赚的太容易了。

    很快就下去了。

    “虎叔,赵大叔,这是你们的。”

    大牛递过去二两银子给了泥匠和石匠。

    余下的还有一些文钱,差不多还有四五百文的样子。

    “余下的你们哥俩收下。”

    许元胜拍了拍大牛和二牛的肩膀,然后看向在场的人,现在是后半夜,每个人干了一夜的活都很累了。

    但此刻每个人眼眸内都透着兴奋和激动。

    “诸位父老乡亲,今天辛苦了。”

    “这样的土窑不会就建一座。”

    “以后还要麻烦诸位。”

    许元胜拱了拱手道。

    “远胜,你发话,我们随时能到,不过这钱下次就不用给太多了,只是出一把子力气,你随便给个十几文就好了。”

    “不错,这钱来的太容易了,我们拿的也有些不踏实,随便给点就行。”

    “远胜,你建这土窑是做什么?”

    在场的人七嘴八舌的,忙活了一夜彼此间也熟络了,毕竟都是乡亲,在许元胜的要求下,也渐渐都开始直呼他的名字。

    “至于做什么,过两天就知道了。”

    “百文钱罢了,有了这土窑,我们未来能赚更多的银子。”

    “秋粮征税,我知道大家心里都很慌。”

    “我在此承诺,青山村的秋粮征税今年只收五成!”

    许元胜说道。

    “五成?”

    “真的,能五成?”

    “这衙门能答应吗?”

    在场的人瞬间哗然了,五成啊,去年的秋粮还收了八成的。

    对于今年秋粮征税的事,大家也都打听清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