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你主政过一县发展。”

    “其实我想告诉你,你把心思放到城外村民身上,他们所展现出的潜力,定然会让你惊喜的。”

    许元胜直言道。

    “大人放心,我一定不负所托。”杜有道沉声道。

    “此举我称之为军屯制。”

    “未来城外依兵士为主,练兵之余,依军队的形式插手农耕等各类建设。”

    “妇孺老幼皆入城。”

    “你的目标就一个,让城外所产生的物资远远超过之前,就足以支持这般军屯制存在下来。”

    “前期我给你时间和银子,后期还要看你自己。”

    许元胜道出目标。

    “是,大人。”

    “我会好好思量,过两日再来听大人的教诲。”

    杜有道沉声道。

    “好,去吧。”许元胜点了点头。

    “卑职告退。”杜有道转身离去。

    离开了衙门后院的杜有道。

    回到了离衙门不远处的一个住宅,此地算是他的临时处理公务的地方,入城的福广县民众,许元胜并没有剥离他的权利。

    依然交给他来管理。

    回到此地后。

    “大人志向绝不仅限于青州府。”

    “奈何青州府对于大人而言,太小了。”

    “正常情况下,一府之地能够支持十万兵就不少了,不是人不够,而是军备物资不够。”

    “若按照大人的军屯制。”

    “一旦兵源足够,城外若能创造出足够弥补军备所需的物资。”

    “一府之地,绝对能练兵二十万乃至是三十万兵。”

    “相较于依大胜全境募兵的九大边军重镇,每个重镇五十万兵力。”

    “未来青州府仅靠一府之地,也足以拿下半个边军重镇的军力。”

    “这般场景,想一想就足以让人怦然心动。”

    杜有道喃喃道,从淮阳府入青州府是因为家族不得不为之,要说心里没有遗憾那是骗人的。

    但此刻,他忽然觉得没有半点遗憾。

    有的只是他带领曾经治下的福广县民众,找到了一个更好的出路。

    有的只是他的政治意图,被许大人进一步的放大,乃至让他甘愿在城外当一个县令。

    稍后杜有道摊开一个空白的册子,找到了一份青州府的地图。

    “若是荒田全部开垦化为粮田。”

    “兴修水利,解决了土地和用水问题,只要不是倒霉遇到天灾。”

    “这钱江县的城外土地,按照地图所标注……,嘶,足依扩大三倍。”

    “有大人给予的银两,足以支持统一耕种,统一发放粮种,辅依大批耕牛。”

    “按照这份土地,粮食产量绝对超过历年来的十多倍。”

    “不应该啊,若是如此简单的话。”

    “为何年年城外民众都不够粮吃,家家户户连夏银秋粮都无法支持,粮食去哪里了?”

    杜有道并非纸上谈兵,他也曾深入福广县乡下。

    “水源不足,导致青黄不接。”

    “日复一日的耕种,土地肥力降低,寻常村民一年年连饭都吃不饱,更无法完美的解决这些事并扩大耕种面积。”

    “除粮食之外的其它物资,在城内售卖过高,低价卖粮换购其它生活物资导致了生活贫瘠,更无力投入到粮田上。”

    ……

    “只要免除一年的夏银秋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