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追光效果,将众人的注意力只集中在了颜太师和美貌优伶两个人的身上。

    当这场戏演到玉娘试图色诱太师的时候,被太师推拒了一把,一下子打翻了桌上的灯。

    于是,桌上的灯还有头顶的追光,一下子全都消失了。

    舞台上顿时一片黑暗。

    众看客还以为是表演有了失误,刚刚骚动起来,一道闪电便乍然亮了起来。

    幕后的隔壁戏艺人随之用口技发出一声轰隆隆的惊雷声。

    而舞台上,那玉娘已如蛇一般舞蹈,玉腰奴最引以为傲的小蛮腰,在这一刻,扭出了奇妙无比的韵律。

    可闪电的光芒能持续多长时间?

    光亮,一闪即逝。

    问题是,雷电在这时也频频炸响了。

    一道道闪电不停地亮起。

    木梁上边,持灯人一只手持灯,一只手持盖子,不停地开合喇叭口,将光芒断续地照射下去,模仿着雷电的光芒。

    众所周知,无良导演在需要一个角色尽情展露妖娆的时候,他会尽量运用“频闪”效果。

    比如,在舞池中,灯光一明一暗间,你看到的是一个活力四射的美女不同舞姿的“类定格”画面。

    恰因为画面不连贯、不完整,不仅格外具备冲击力,而且会通过你的大脑自动去做最完美的补全。

    同时,一闪即逝的美丽画面,会叫你在目不暇接中更加目不转睛。

    如果是在无法运用舞池灯光的场合,他们也会利用快速的剪接,把惊鸿一现、春光乍泄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其中,关键之处就在于一个“一”,一个“乍”,给你的同一画面绝不超过一秒。

    这种频闪效果,在司空见惯了的现代人眼中,都是十分惊艳的视觉效果。

    更何况在座的这些达官贵人不但没有见过,他们甚至不可能想到,会有人能呈现出这样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恰因为一瞬即逝的美,不但把那美十倍地呈现出来,而且就算一些卫道之士看了,他也说不出什么来。

    因为那一刹那的惊艳,你除了惊艳之感,实际上看不到具体的什么,你甚至无法形容出来。

    台下的看客们,一个个摒住了呼吸,激动的脸庞涨红。

    在这一场,这种全新的戏剧模式,封神了!

    ……

    杨沅将八只木桶刺破,任由那液体泄出,向着塔状建筑的四面八方一点点流淌过去。

    液体铺满最高一层的屋脊,接着就流淌到下一层,然后继续蔓延、继续滴落。

    杨沅依旧如一只脊兽一般,蹲伏在“至味堂”最高处。

    他两眼放空,似乎在俯瞰着满城灯火,却又似什么都没看。

    他的脑海中,一遍遍闪过的,是他见到杨澈以来的点点滴滴。

    有没有血缘关系,很重要吗?

    他早就不纠结这件事了。

    杨澈就是他的大哥、他的胞兄,他心甘情愿为其舍弃性命的人。

    八只木桶里的液体快要淌光了。

    那是火油。

    火油,也就是石油,很早就被人类发现并运用了。

    我们后世所熟知的它的用处,就是用于战争,那时它被称为“猛火油”。

    但实际上,这个时代的人对它的应用已经不止于此。

    有些人家会用它来做灯油用于照明,并赞誉其燃烧光明如膏。

    还有匠师用它来制作墨锭,制作出的墨,黑光如漆,松墨远不及也。

    此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