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脱颖而出,引起那完颜屈行的注意么?

    杨沅在“有求传媒“做危机公关时,没少玩功夫茶。

    尤其是客人因为危机丑闻急得火上房的时候,他却在那儿淡定地表演茶道,逼格满满。

    这种举动很容易让客户平静下来,并且对他充满信心。

    只不过,杨沅虽然懂得现代茶道,却没办法把每一个步骤都设计的优美脱俗。

    他需要李夫人这个礼仪大家帮他重新包装设计。

    可是只是这么说的话,他也说不明白,便决定来一个无实物表演了。

    他坐在书案后面,对李夫人比比划划的,一边解说一边演示。

    诸如上下两层的自排水茶盘是什么样子,用什么材质最好,

    “茶道六君子”都包括什么,各有什么样的作用,茶滤是什么,公道杯又是什么……

    李夫人虽然没有见过这些东西,但是一听她就懂了。

    而且她的脑海中马上就能想到最适合的材质、最适合的造型。

    她这个第一次接触的人所能想象出来的,甚至比杨沅所描述的还要精致优雅。

    李夫人马上就发现,这种茶道,是把客人对茶的欣赏,转移到了沏茶人的身上,

    它把原本不登大雅的煮茶过程,变成了炫茶技的最重要一环。

    人们的关注点将会因此集中在沏茶人身上。

    这种新茶道一旦发明,将会在文人诗会、士子雅集,“探春宴”、“裙幄宴”、“叫茶会”甚而是商贾洽谈时大受欢迎。

    举一反三的李夫人瞬间洞悉了其中原理,并且在心中设计出了全套的新茶道礼仪,

    可生怕她不明白的杨沅还在那里努力地比划着。

    李夫人看着这个年轻人傻傻卖力的模样,便有些忍俊不禁了。

    她一个人独守寒庐,清心寡欲二十多年,已经很久没有见过这样有趣的年轻人了。

    如今看着眼前的杨沅,埋在李夫人记忆深处的一幅画面,忽然又跃现了出来。

    那是一个姓燕的少年。

    那个少年人在她面前总是故作老成,也和杨沅一样,张扬的可爱……

    他容颜俊俏,姿质风流,遍体的纹身刺青。

    他吹弹唱舞、各路乡谈、诸行百艺,无有不精。

    已经多少年了?

    本以为不会再想起他来……

    那少年,葬身于滚滚波涛之中,尸骨早已零落成泥。

    李夫人幽幽一叹,陈酿的辛酸,一寸寸涌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