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废墟瓦砾上的孩童凄惨痛哭。

    爱国戏子,被外族入侵者强迫登台唱戏。

    眼中仇恨不甘,心中怒火怨恨。

    紧接着,愈发拔高的戏腔声入耳。

    “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

    “台上人唱着心碎离别歌~”

    “情字难落墨”

    “她唱须以血来和”

    “戏幕起戏幕落谁是客…”

    凄婉戏腔中。

    或许换做普通听戏者,只会感慨这是简单的别离情绪。

    但唯有亲身经历过那段岁月,才能对曲中血墨理解深刻。

    那一年那一日。

    倭寇冲入县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民国仲夏夜。

    入侵者凶恶屠杀结束。

    闯入县城戏园,抓来当世名角。

    “唱不唱,不唱我们放火烧掉整座县城,让所有人替你送葬!”

    民国名角裴晏被倭寇逮捕强迫登台演唱慰问倭军。

    充满爱国情怀的戏曲大师与周围人商议后,含恨登台。

    曲唱一半,戏院内外骤然熊熊烈火四起。

    听戏入迷的倭寇贼子,被浓烟烈火封于戏院内,惊慌失措抱头鼠窜。

    台上名角在最后一刻,在火光照映下,依然挥袖高歌。

    唱悲欢,唱离合。

    以血来和。

    送葬倭寇同时,悲壮赴死。

    不仅是裴晏。

    倭寇铁蹄踏碎华夏山河。

    京剧名旦梅芝芳大师同样被倭寇妄图金银收买武力逼迫。

    面对寒刀刺喉,梅芝芳大师岿然不动。

    巍峨如山。

    宁可蓄须放弃戏曲事业,也绝不为外族入侵者登台献唱。

    一幕幕曲艺人热血报国,宁死不屈的画面。

    伴随现场婉转曲调从姜钟离,葛士钧,余秋水…

    从现场无数经历过那段艰难岁月与记忆的学者脑海中飞速闪过。

    如今的安宁。

    是戏曲人在内四万万同胞一同打下的江山。

    是无数抛头颅洒热血的先辈用热血性命换来的太平盛世。

    王岳恒的戏腔歌声。

    让所有人不由得重温了这段血泪岁月。

    重温了民国梨园那尘封已久化为岁月尘埃的记忆。

    不知不觉间,现场轻声啜泣四起。

    台上戏子挥袖悲壮放歌,台下观者泪水打湿衣襟。

    充满震撼的表演与曲入人心的歌声。

    完美交织在一起,像一束束穿透岁月的光芒。

    带人重温前世梨园,引人不禁入胜。

    那是一出悲怆的舞剧。

    戏曲映照现实。

    战火纷飞岁月。

    贩夫走卒,戏子商贾,皆用不同的方式为国献身。

    随着层层叠叠的旋律浮起。

    蓦然间。

    一段昆曲独白响起。

    “浓情悔认真”

    “回头皆幻景”

    “对面是何人……”

    宛如戏中人物的哀唱。

    在京剧唱腔中糅合昆曲独白。

    如此高难度的演唱,也使得台下众人暗暗心中一惊。

    情绪随着乐曲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