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他为了能够获得军火,数次跑进白宫,寻求总统的帮助,罗斯福总统被他缠的烦不胜烦,才告诉他在意大利有批盟军缴获的德国军火,如果他愿意要,就给他,但是运输什么的都要靠他自己解决,于是他不顾风险,孤身前往意大利战区……”

    故事总是有很多版本,就像李毅安捐赠数亿美元军火,支持抗战的故事,在国内早就被传出了很多版本,从身家亿万的大富翁再到罗斯福总统的私人好友。在所有的故事里,无论军火是不是他买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费尽心思游说总统,最终为国内争取了大批的军需物资。

    “所以,国内才获得了大批的军火,其实,就是美国人援助的枪械,也不是什么新玩意,是上次欧战时的旧货,也就是简单翻新一下送给咱们,说起来,论新旧程度,还不一定比得上缴获的德国货,至少都是新玩意……”

    在这些穿着军装的年青人们吐槽着英美对中国的不平等时,船队继续在印度洋上航行,几天后,他们就进入红海,经红海进入苏伊士运河,又过了几天,终于在6月底进入了突尼斯。

    在船队驶入突尼斯港时,所有人都好奇的张望着这片陌生的土地,站在码头上的李毅安同样也注视着他们。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李毅安压根就没敢想国内会给5000人,只是试探性的要了2000人。

    可后来2000人却变成了5000人。

    人为什么会增加了一倍多,因为国内急需各种武器,在盟军登陆法国的消息传出后,重庆的那位立即意识到这是个好机会啊——西线有上百万德军,要是把他们武器都拉回来,抗战胜利指日可待啊!

    人多好干活。

    于是乎,在光头的干涉下,一支5000人队伍就这么浩浩荡荡的出发了,而且他们中除了部分军械维修人员外,其它都是训练了差不多将近一年的青年军。

    看着那些与自己年岁相仿的脸庞,李毅安默默的点了点头,好了,自己人终于到了。

    恰在这时,有一名穿着无衔军装的中年人匆匆从船上走下来。跑到李毅安的面前,立正敬礼,道。

    “李先生,在下赵熙雍,是此行特派员,全权负责接洽事务,向您报到!”

    “你好,赵将军,欢迎你们来到北非,嗯,应该说,我代表公司欢迎你们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