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南阳人逢纪、许攸抱团,成为了和冀州派对抗的派系。

    和手握人口、钱粮、土地的冀州本土派不一样,这些来自颍川郡和南阳郡的士人在冀州是没有什么根基的,不过他们和主上袁绍大体上算同乡——袁绍是汝南汝阳县人,老家距离颍川郡很近。所以算是袁绍的“乡党派”,袁绍得依靠他们去制衡冀州派。

    和实力强大,喜欢喊打喊杀不一样,颍川派的这些人没有硬实力,当然就喜欢用计谋解决问题了。

    “明公,”荀谌第一个站了出来,“臣以为现在还不是提兵上雒的时机,一来朝廷刚刚还于旧都,正是天下人心向往的时候。曹孟德和刘景升都出兵出钱,帮助朝廷安定,得到了天下士人的称赞。而杨奉、韩暹胆敢出兵逼迫朝廷,结果所部一万多人一触即溃,这就是人心向背的结果!

    二来河北尚未完全平定,公孙伯珪在易京筑城屯兵,实力犹存。若明公提兵入雒,被幽燕士人误解为造反,公孙之势就有可能在他们的支持下复振!到时候河南之人皆和明公为敌,幽燕壮士都依附公孙,明公的大好形势就不复存在了!”

    “这......”袁绍果然犹豫了!

    郭嘉的族兄郭图看到袁绍犹豫,就马上站出来出馊主意了:“明公,臣有一计,可以不费一兵一卒,让天子无法在雒阳立足,让明公得到上雒勤王的借口!”

    “哦?”袁绍是很喜欢用计的,而且他也不希望自己手下的冀州派过分膨胀,所以马上就表现出了兴趣。

    而冀州派的审配、田丰、沮授、牵招他们几个看着郭图都两眼冒火了——这帮河南人计策啥时候管用?对了,除了坑他们的河南老乡韩馥那次还行,其他时候都不怎么灵光。

    现在的形势,还用什么计,十万冀州大军推过去不就赢了?什么人心不人心的,只要下手快,天下人心没反应过来,袁本初就已经挟天子、令天下了!

    “明公,”但郭图压根不理这边冀州派的眼神,只管自己献计,“臣所献之计,名叫驱虎吞龙!”

    “驱虎吞龙?”袁绍眼前一亮,虽然不明白这个计策是啥意思,但又是“虎”又是“龙”的,一听就很高级啊,配得上他家四世三公的门第。

    郭图解释道:“明公,所谓的虎就是李傕、郭氾这两只西凉猛虎!而龙就是即将返回雒阳的天子。天子已经咒死了张济,还诅咒郭氾今年死,李傕明年亡。现在李傕、郭氾一定极为恼怒。如果不是因为关中连年大旱,西凉军缺乏军粮,李傕、郭氾早就出兵雒阳了!

    如果明公可以暗中资助李、郭一批军粮,再告知李、郭天子卖官鬻爵,所获巨亿......臣敢担保,李傕、郭氾一定会发兵雒阳!到时候,明公再以勤王之名督军上雒,就名正言顺了。”

    袁绍在西园新军中的老伙计淳于琼最善看袁绍的脸色,看见袁绍面露喜色,淳于琼马上进言道:“明公,郭公则此计甚为精妙!即便天子最后没有落入明公手里,明公也能借着上雒勤王的名义拿下河内、河东、河南尹,封住曹孟德西进之路。”

    这话可说到袁绍心坎中去了!袁绍不肯听冀州派的建议大举南下,除了不想看到冀州派独大和担心公孙瓒死灰复燃,就是怕和曹操玩命。

    曹操......那是真能打啊!如果现在就摊牌开战,袁绍真没什么把握,万一和曹操打成持久,公孙瓒又在幽州东山再起了,他的四世三公和一世英名,可就都成空的了。

    如果能用个不撕破脸的办法,遏制住曹操的扩张步伐,那就太理想了。

    袁绍点了点头:“的确是公则之策稳妥!正南、元皓、公与、子经,你们以为如何?”

    你都说“稳妥”了,审配、田丰、沮授、牵招还能说什么?当然只能赞同了。

    看到下面的人终于在他的英明领导下统一了思想,袁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