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的也仅仅只是张昭法相罢了。”张诚心中微动,若无其事地笑道。

    “张侍郎,这话说得过分了。吏部侍郎,正三品,主管官吏任免、考课、升降、调动,你自身就可以做靠山了。想当初张侍郎还只是吏部郎中,赶赴江南功考,当地士绅利益纠葛,张侍郎可是连根拔起,一个都没放过。而且什么叫仅仅只是张昭法相,张昭,东吴之萧何,论地位,堪比曹魏之荀彧,蜀汉之诸葛,两度被托孤。要知三国时,第一个君王托孤说‘君可自取"的不是诸葛孔明,而是张昭。”纪仁看着张诚道。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这话说的真的是过分了,什么叫凝聚的仅仅只是张昭法相。

    “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

    这是孙策托孤时的原话。

    他是给了张昭废立大权的。

    比刘备给诸葛亮废立大权,还早。

    严格说起来,其实东吴地位能和诸葛亮对标的是张昭,孙权自己都说“吴国士人入宫则拜孤,出宫则拜君,孤之敬君,亦为至矣”。

    孙策托孤给张昭,吴国太又托孤一回,某种意义上来说,张昭相当于孙权他大爹。

    真要说地位,周瑜要逊于张昭,而且诸葛亮虽说是全能型选手,隆中的时候给刘备干张良的活,替他出谋划策,汉中的时候,给刘备干萧何的活,坐镇后方,负责粮草后勤,最后刘备死了,蜀中无将,还要干韩信的活,但在赤壁的时候,诸葛亮其实并不统军,和周瑜都不在一个赛道上。

    只不过,有时候,能力是一回事,但选择也是一回事。

    当初曹操被吕布偷家,基业差点覆灭的时候,荀彧硬抗着吕布,撑到曹操回来,替他守住家业,而刘备命丧白帝城之后,诸葛亮更是又当爹又当妈,不仅把蜀汉从覆灭的边缘拉回来,还给阿斗当相父。

    而相反的是,赤壁之战,张昭主张投降。

    人送外号,带投大哥。

    所以风评一落千丈。

    “这事,镇国公从何得知,我倒是不知啊。说来惭愧,我凝聚张昭法相,只知张昭赤壁之前,主张投降。”张诚干笑道,有一说一,他其实不太想冒头,毕竟他能做到这个位子上,除了因为他能力突出之外,更关键的是他有一个好妹妹,但也因此他的同僚,大多都有各种关系,就他一个寒门出身的,所以藏拙是他每日的工作之一。

    “所以,看人要从多角度看待。张昭虽主投降,但不可否认其能力,且赤壁之战时,他坐镇后方,也能打理得井井有条,无论是江东士族还是淮泗之人都对他心服口服。而且真说起来,主降也不能全怪张昭,毕竟当时曹操的确势大,一统北方,堪称天下无敌。”一旁的周宽微笑道。

    “所以,你是变相地夸赞你祖宗厉害是吧?”纪仁瞥了眼周宽道。

    “确有此意。”周宽听了纪仁的话,毫不犹豫道。

    和纪仁相处久了,他这个方正君子,也有了一些些的改变,换做以前,还要解释一下,现在算了,直接一口答应下来,这样纪仁也就没话说了。

    “三国俗语,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如今两位都在,所以此番下江南,有何可虑?说起来,两位也算是回到了熟悉的地方。”纪仁笑道。

    张诚面上还是笑着,只是心中暗暗苦恼,本来是想来摸摸这两个年轻人的底子,可现在怎么感觉,自己的底要被摸透了?

    这一代的年轻人,这么恐怖的吗?

    “这么说起来,我倒是有些明白为什么吴王那般厌恶你了。”周宽忽然道。

    “为何?”纪仁眉头微挑。

    “你看看你此番下江南,都是什么阵容?我、张侍郎、镇守南京的鲁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