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有的村民看着这一幕,心情都不好受。

    哎,造什么孽呀,才六岁的小孩子,一年级就要去乡里读书,家长真得放心不下呀,这没事还好,真要有一点什么事,怎么办?会计轻轻地拍着桌子说道,好好的搞什么集中办学呢,就在桃源村读书多好呀!

    杨令业摆了摆手道,这个也是情非得已呀,计划生育搞那么严,人口出生率断崖式下跌,一般的村庄一个年级的入学人数都不够一个班了,甚至只有几个人,如何还能办得下去!

    可是,这些读一年级的孩子才六岁呀,一般六岁的孩子哪一个不还在父母身边撒娇呀,而且现在还是独生子女,实在是放心不下呀!会计不甘心地争辩。

    那是,那是,所以现在很多的农村人宁可不再做农活,而是去乡镇租一间屋子,陪着孩子呀,只是这样家里要支付一笔钱,而且一人读书,至少有一个大人在那里无所事事的守着呀,农村里就日渐萧条,也是一个问题!杨令业点了点头。

    对了!吴凡听了后说道,杨爷爷呀,这样的,我其实也觉得一年级就远离父母去读寄宿,确实是可怜了一些,要自己吃饭洗衣服,还要自己洗澡,夏天还好一些,冬天哪个不是冻得手指长冻疮呀,实在是可怜,要是村级学校能够恢复,该有多好呀!

    难呀,一是生源不够,二是没有这个经费了,对了,赵局可是曾经的市教育局长,你叫他过来看看!杨令业指着坐在另一张桌子边上喝酒的赵永乐。

    听了杨令业的话,林美玉赶紧过去把赵永乐叫了过来。

    赵永乐过来了,也说了和杨令业同样的两个原因。

    总之一句话,不太可能再恢复村级学校了。

    杨叔,赵局,我不记得以前跟你们说过没有,我其实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恢复桃源村的学校,这样吧,你们说的两个原因我这样解决,经费问题,建学校,硬件配置,请老师,都由我们公司负责,而学生和老师的吃住全部免费,也由公司负责。至于生源的问题,就算我们桃源村的孩子不够,我们可以让外村的孩子来这里读书,一样的全免,寄宿的话,请专职生活老师照顾,每周一接过来,周五再送回去,这样才能既学到知识,又能保证安全快乐,怎么样?吴凡趁着酒劲,把自己心中的一个理想说了出来。

    书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