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陈家伟动作也迅速,当天晚上买到飞往香江的飞机,第二天上班就向香江的《明报》社长查亮庸汇报此事。

    明报大厦,位于香港岛柴湾嘉兴街,是《明报》由一九七六年通过银行按揭,用了大约八百多万买些的整栋九层高的“南康大厦”,后又改名为“明报大厦”。

    地理位置在偏向市区一隅,周围有大多为工业区,故而繁华程度并不如市中心,但查亮庸很喜欢这个地方。

    安静,可以看书、做学问。

    今天他坐在自己办公室里,看着编辑陈家伟从内地回来带来的文稿。

    这次陈家伟到内地洽谈自己写的武侠出版之事失败,他并不感到多少意外。

    毕竟内地改革开放没几年,民间对这种通俗非常欢迎,但官方的态度还是很谨慎的,甚至认为是洪水猛兽。

    要不包括邓丽君在内的港台歌曲在内地还属于“靡靡之音”?

    不急,一步一步来,总会有全部解禁的一天,前年去大陆拜访了总设计师,很明显感觉到这一点。

    但没想到的是,陈家伟竟然还会带来一本内地人写的“奇书”!

    的确是奇书。

    查亮庸看着这本名叫《悟空传》的底稿。

    第一奇:竟然完全颠覆了那本古典名著!

    第二奇:他的写作风格有点像自己的朋友也是对手的古龙,特别是他的后期作品,错乱的情节,诗化的叙事风格。

    当然,在严肃文学西方称之为“意识流”

    第三奇:里面的文字却透露出一种港式的幽默,同广东话俚语就叫“无厘头”。

    写的不错,查亮庸心里暗叹。

    当然这是作为一名作家文人角度考虑,他现在是《明报》社长,是一名商人必须要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

    “家伟,你说这部书如果出版,销量如何?”

    “查先生,肯定不如你写的。”陈家伟先是拍了个小小马屁,然后继续说道:“但这本书,从商业性和艺术性而言,都有他的独到之处,更重要的是,这是内地实行改革开放之后,在香江出版的第一本书!”

    陈家伟说的这句话并不准确。

    人家香江文学研究社出版了杨绛先生的《倒影集》吗?

    还有香江三联书社也陆续出版了内地一些有名的文学家经典书目。

    不过查亮庸并没打算纠正。

    他明白陈家伟的意思,那些都是早已经成名的作家,内地搞改革开放之后,还没有一位年轻作家在香江出书!

    《明报》想做第一个吃螃蟹之人。

    “查先生,这本书的宣言语我就想好了,内地新锐作家作家在香江第一书!让你看到一个完全不同于《西游记》的西游故事。”

    看着陈家伟踌躇满志的样子,查亮庸笑了。

    “好,这件事就具体由伱负责,尽快和《收获》以及方明华先生联系,购买版权!”

    今天是周六,下午时候宋棠棠过来了。

    宋棠棠一般爱周六下午过来,平时两人都有工作,周日虽然放假但方明华还要上函授班没时间,所以就这个时间过来两人聚聚。

    方明华就请假,两人或者在后院的宿舍里看书,或者就一块到附近压压马路,再或者就是骑着单车带着姑娘去城里乱窜。

    今天天气不热,方明华推着自行车和宋棠棠出门,准备去碑林的博物馆转转,但刚走到大门口,就听到后面传来王娟的声音

    “方明华,你的长途,申城打来的!”

    《收获》编辑部有消息了?

    方明华赶紧把自行车停到边上,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