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楼虽是做的倒斗营生,但为人温和,有容人之量,身手见识皆是过人,做事从来也都是身先士卒。

    这下,李树国更是吃不准。

    好在从玉华山到陈家庄,也就一天不到的路程。

    从昨天傍晚下山,乘船沿着沅江一路往北,然后过湘江,在湘阴城码头停靠,之后换乘马匹,这才刚过晌午,就已经进了陈家庄。

    一路所见。

    陈家庄内外水泄不通。

    来人必须层层通报,方才能够进入。

    也让李树国见识到了陈家的势力。

    更让他惊叹的是进了内城后,处处繁华之景,竟是有种走不动道的感觉。

    要知道,李家祖上也曾阔过。

    剿太平军,战捻子军,入武备院,受朝廷俸禄,也能得手下人称呼一声大人。

    那时李家何等辉煌?

    住的是两进宅院。

    来往结识的都是大人物。

    李树国那时年纪小,对儿时的记忆不深,大多数都是从父亲的闲聊中听到。

    所以,在他印象当中,天下繁城,莫过于京城。

    但今日进了陈家内城,他才知道自己坐井观天。

    亭台楼阁、假山流水,大湖碧波,这是何等气象?

    这样的大院,放在苏杭富庶之地也是一等一的毫奢。

    此刻,站在院里,望着远处那座少说五六层高的大楼,李树国心中更是震撼莫名,恍然有种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的感觉。

    带自己进来的那几个兄弟。

    也没了先前的嬉笑怒骂,放荡不羁。

    一个个身姿挺拔,目不斜视,垂手而立。

    说是军中精锐都不为过。

    但从来时的闲聊中,李树国却得知了他们的身份,不过是陈家再普通不过的庄丁。

    管中窥豹。

    由此,他对那位陈把头也就更为叹服和憧憬。

    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才能做到这一步?

    等了片刻,李树国心神渐渐放松了些,开始四下打量起来。

    一行二八年华的少女。

    正乘舟缓缓划向大湖深处,挽着袖子,认真的采莲。

    阳光倾洒而下,湖面上仿佛揉碎了无数的金玉。

    玉华山上哪能见到这一幕。

    最多能见到的,便是满山烧炭炼钢的炉子。

    一帮赤着上身的糙莽汉子握着铁锤,拼命敲打着刚出炉的铁路。

    丁丁当铛的声音。

    能传到山下去。

    哪有陈家庄这等闲情雅致。

    “李掌柜。”

    李树国还在失神。

    远处,忽然传来一道温和的笑声。

    他下意识从那片大湖上收回视线,转身望去。

    只见一个二十来岁,一身长衫,清朗出尘的青年,正信步而来。

    “陈把头?”

    李树国有些难以置信。

    本以为,统领天下绿林,又是此代卸岭魁首的陈玉楼,怎么也该是个身高八尺,龙骧虎步中的凶人。

    他哪想的到。

    眼下来的,竟是个翩翩富家公子。

    即便隔着数十步,陈玉楼身上那种贵气,几乎都掩饰不住。

    “李师傅,那就是我家掌柜的。”

    见他怔怔站在原地。

    身后一个伙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