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绫罗绸缎,摸着那料子,心中极是喜欢,

    “这种布料做出来的新衣,必定十分好看。”

    卫渊笑道:“挑一些你喜欢的布料拿去。”

    明兰道:“官家赏赐的,我可不敢要,我若是拿了,四姐姐五姐姐必是心生羡慕,大过年的,我可不愿家中再生事端,免得没个好心情。”

    卫渊不在意道:“你总是想得太多,那就多拿一些,分给他们点。”

    明兰摇了摇头,“不好,这是官家赏赐给舅舅的。”

    言谈间,又听人来报,说是倭使来访。

    卫渊直说不见。

    下人又道:“他说,他叫什么平忠盛,乃是倭国平氏家主小人还在想,这世上怎么还有姓‘平’的?怪哉。”

    平忠盛?此次倭国出使大周的主使?

    那也不见。

    卫渊道:“让他们哪来的回哪去。”

    倭使听到伯府下人回应之后,也只好不甘离去。

    一整日,卫渊在家都没有闲着。

    不是那个勋贵来访,就是某个将军前来送礼。

    至于勋贵,基本都是卫渊初来京城时拜访得那些人家。

    待到年后,他还要去回礼,一来二去,耽误不少事情。

    翌日。

    稍晚些,卫渊与林兆远等人前往忠烈寺。

    前者先是祭拜了卫家先祖,又带着他们来到寺庙里的忠烈碑前祭奠在代州死难得袍泽弟兄。

    卫渊这样做,绝不是作秀。

    而是想形成一个传统。

    那些为国死战的将士,值得他们这些生还者去祭奠。

    忙活完这些事情之后,几人又在伯府里小酌几杯,便就各自散去。

    第二天一早。

    盛家的小辈们听从盛竑的意思,早早地来到伯府给卫渊拜年。

    而这时,卫渊正在书房疾笔狂书写‘拜年贴’。

    这一天送出去的拜年贴,说白了就是新年贺卡。

    只需拜年贴呈上,就等于本人亲去拜年了。

    京城里的勋贵世家那么多,有长辈的人家更是不少,这要是一一去拜年,卫渊什么都不用干了。

    忽的,明兰打开书房,向卫渊施礼道:“舅舅过年好。”

    卫渊抬头看去,见长柏等人跟在她身后,陆续道:

    “舅舅过年好。”

    “.”

    元日这天,伯府无论大门还是各个房门,都是敞开的。

    而明兰她们又是他的晚辈,以拜年的名义前来,自是可畅行无阻。

    前提是,让看守大门的人亲眼看到‘拜年贴’,得知是哪个人家子弟前来,问上一番,大致没有问题,就无需通报,直接放行了。

    卫渊看到长柏身形,顿时眼前一亮。

    他先是将准备好的红喜袋拿出,每个袋子里都装有一些金豆子,价值不菲,全当图个彩头,

    “过年好。”

    言罢,就将红喜袋一一赠予他们。

    明兰俏皮道:“舅舅,还需不需要我们给您磕个头?”

    卫渊笑了笑,“磕头就不必了,长柏,你过来,帮我个忙。”

    盛长柏走上前,“不知舅舅有何吩咐?”

    卫渊给了他一份名单,道:

    “你字好,你来写。”

    拜年贴?

    盛长柏顿感头大。

    这么多名次,估计得写半个多时辰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