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说什么不好,还是别说此事了,怪渗人的。”

    “咱们这些平头百姓,是无缘见到卫将军出手了,听说,那夜在宫里,卫将军一拳就让那倭国武士脑袋开了瓢。”

    “这么狠啊?卫将军真无敌!”

    “我见过卫将军出手,当街杀辽使那一次,只一刀,就结果了那厮,速度快到所有人都反应不过来!”

    “卫将军有霍去病之勇,卫青之智啊!”

    “.”

    总而言之,卫渊又一次扬名汴京城乃至整座天下。

    与之一同出名的,还有被他所杀的那个倭国武士。

    毕竟,很少有倭国的个别人,能够载入汉家的史料里。

    但那倭国武士可以。

    事后,倭国主使平忠盛又来找卫渊,说是要道歉。

    卫渊仍是不见。

    平忠盛自觉受辱,索性便打消了与其相识的念头。

    后来富昌伯父子向卫渊呈了拜帖,都被卫渊以训练新军为由回绝。

    七日后,新军大比武结束。

    优胜者三百人已经选出。

    他们都是各個军种里的佼佼者。

    而三百人里,能让卫渊高看一等的,却仅有三人。

    此三人分别是‘柴功、寇壮与江稷’。

    值得一提的是,柴功乃是大周皇族柴氏后裔。

    当然,现在被称作‘崇义公’,地位与孔家‘衍圣公’和天师府张家差不多。

    柴功只是柴家旁支,柴功的曾祖父,曾经是小妾所生的庶子。

    若是大周太祖没有黄袍加身,如今,大周管事的,应该是柴家。

    而柴功的地位,也能好上一些,比赵宗全差一些。

    可也不至于在军中当个大头兵。

    寇壮的祖上就是禁军,世袭到他这一代,自幼习武,体质不错。

    江稷读过书,可惜没考上秀才,后来遇到变数,无奈只得从军。

    这三人都被卫渊提拔成为‘都头’。

    事后,卫渊进宫面圣,将组成重甲铁骑的三百人名单,丝毫不差的交给赵祯,说道:

    “这些都是新军里百里挑一的好手,由他们担任重甲铁骑再合适不过。”

    赵祯并未看名单,笑道:“这些事情,卫卿一人做主就是,何需还要进宫一趟,特意禀报给朕?”

    卫渊道:“此前朝中都说,新军是臣的私军,唯独臣心里明白,新军是陛下的新军,臣是陛下的将军。”

    “新军无论大小事宜,理应禀明陛下。”

    赵祯大为欣慰,“今后这种事,卫卿一人做主就好,无需事事禀报给朕,朕,信你。”

    离开宫里,卫渊就开始着手准备领兵去往南方的事宜了。

    伯府里。

    卫渊将徐长志请来,说道:

    “待我凯旋,在京举办一场阅兵,这件事,我已向陛下说了。”

    “到时,会邀请辽、夏两国的一些军政大臣,借此机会,使新军扬名。”

    阅兵?

    徐长志不解道:“新军如今是杀器,今后若与辽、夏二国作战,可用新军攻其不备。”

    “若是开展这个所谓的阅兵,只怕会让二国有所忌惮,提前防备。”

    卫渊道:“我现在可是辽夏两国的风云人物,陛下让我组建新军,又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他们不可能不清楚。”

    “与其如此,倒不如将这个使两国‘忌惮’的新军彻底摆在台面上来。”

    徐长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