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李定为什么喜欢弹劾苏轼.大概率是因为苏轼曾在东南一带为官,二人可能产生了些许矛盾。

    卫渊久在军中,烽火台有无使用过的痕迹,他一眼看去便就清楚。

    这明州瞭望台上的烽火狼烟,一看就是已经许久不曾使用。

    卫渊问道:“你们明州没有遇到过倭寇?”

    刘庐一愣,道:“自是也遇到过,半个月前,倭寇得知您领兵前来,掠夺了附近不少寨子村落,然后出海去了。”

    半个月前?

    卫渊皱眉道:“你这狼烟,并无点燃的痕迹,若是半个月前出现倭寇,你该点燃狼烟,让附近民众有所戒备才是。”

    说罢,还拿起狼烟台上的柴薪,看到上面并无点燃的痕迹。

    若是柴薪被燃,别说半個月,哪怕是半年,都能看到些许痕迹。

    刘庐支支吾吾,不知如何应答,

    “卫帅有所不知那倭寇知我海防营戒备森严.他.他们”

    陈大牛一把抓住他的衣袖,怒声道:“方才你还说,倭寇出海去了,你们所设暗堡如此之多,岂能不知?”

    话音刚落。

    就有两名新军士卒过来,作揖道:

    “卫帅,我们看了,暗堡之上的所有柴薪,都不曾有燃烧得痕迹。”

    卫渊点了点头,看向刘庐,道:“明知倭寇惧我大军,袭扰附近村落,不点狼烟示警也就罢了。”

    “怎么,倭寇出海,你们也不曾阻拦吗?”

    刘庐身子发颤,一时竟是跪倒在地,“回卫帅,我我们拦了”

    拦了?

    “可有杀伤倭寇?”卫渊又问。

    刘庐哆嗦着嘴唇,浑身发颤,看向卫渊的眼神,瞬间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是一句话也说不出了。

    这时,又有两名禁军将士,在瞭望台里的休息处,拿来喝剩下的半壶酒水,甚至还在一处暗堡中的一间密室里,发现两名女子。

    他们将剩下的酒水与女子都拉到瞭望台上。

    卫渊看向那两名女子,似不像中原女子,遂深深皱起眉头,

    “此地乃海防营,伱等因何在此?”

    刘庐见到那两名女子被拉来的那一刻,瞬间万念俱灰。

    明明被关在暗堡密室里了,他们怎么还能发现?

    那两名女子衣衫褴褛,忽然各自爆出一句‘倭语’。

    陈大牛怒声道:“倭国女子?!”

    刘庐连忙下跪叩首道:“卫帅,饶命啊卫帅!”

    “末将知错,末将一时糊涂啊!”

    卫渊问道:“如实招来,本帅尚能饶你一命。”

    “这两名倭女,从何而来?”

    刘庐惊慌失措,“是倭寇他们为了巴结我.给末将了两名女子末将知错,末将知错.”

    说着说着,已将自己的额头磕出血痕

    面对卫渊这个杀神,他实在是不敢说谎。

    卫渊来得也太突然了。

    他本以为,新军到来,必先入府城。

    打算今儿个喝完酒,再消遣一番,就将这两名倭女杀了。

    然而,一切都太迟了。

    卫渊又问,“你可知,除你以外,还有哪些地域的海防营指挥使,被倭寇贿赂?”

    刘庐想了想,道:“杭州、台州两地海防营指挥使,他们与我相交甚密,他们都收过倭寇的好处!”

    “卫帅,末将能说的都说了,饶命啊卫帅!”

    卫渊点了点头,“放心,本帅说不杀你,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