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人身份成为枢密使的。”

    “当初陛下破格提拔武襄公,引来多少大臣反对?要不是范文正公帮助官家力排众议,武襄公又岂能做到那个位置?”

    “可破格提拔之后呢?武襄公还不是落得个郁郁而终的下场?世人说是我害死了武襄公,我不反驳,可也不承认。”

    “我心里,是一直敬重武襄公的,那时,无论边关有多少事情,我从未有过太大担心,因为有武襄公在。”

    听他说到这里,曹衡耀又岂能不明白?

    如果按照嘉佑帝以前的心思,雁门一战,嘉佑帝肯定会力排众议,封卫渊爵位。

    但此时的官家,明显担心,破格提拔以后,卫渊又成为第二个狄青。

    所以,就连这一次,嘉佑帝心知卫渊忠心后,也只是想法给他增加权力,而并非是升官。

    虽然才只给了卫渊三千人。

    可如今边将里,除了卫渊之外,谁还能完全自主的指挥一万边卒?

    换句话说,如今,卫渊已成边将第一。

    赢得官家信任,是卫渊写军中标语的目的之一。

    -----------------

    对于京城的消息,卫渊暂且不知。

    如今,除了练兵一事外,他就只心忧卫恕意即将生产一事了。

    嘉佑二年,四月初旬。

    扬州城,盛家。

    这一天,一大早,盛老太太前往城外寺庙里烧香。

    最近几日,有京城来的御史大官,巡察盐税,考察扬州官场。

    知盛紘三年政绩都是优等,再加上,对方与卫渊有些关系。

    那杜御史想到曾经一时嘴快,在皇帝面前得罪卫渊的事情。

    便想着提拔一番盛紘。

    因此,盛紘得知,他即将到京城做官。

    其实,按照他的政绩考核,今年年底之前,一定是会去京城报到的。

    只是,有了杜御史的相助,使得他省去很多打点的功夫。

    也因此,盛紘对卫渊充满了感激之情。

    今日,盛紘与王若弗打算前往王若弗娘家辞行,准备赴京事宜。

    途中,车辇里,盛紘不时向王若弗开口道:

    “没想到,卫老弟居然与京中御史都有关系,要不是他,只怕我前往京城的事情,要迟上一迟。”

    “等有了闲空,你要告诉长柏他们哥几个,今后见到卫渊,没有外人的时候,可直呼舅舅。”

    “这次,咱们盛家,算是欠了卫老弟一个人情,有机会,一定要还。”

    王若弗冷嘲热讽道:“以前人家在的时候,也没见你一口一个卫老弟的叫着。”

    盛紘皱眉道:“今时不同往日,那卫老弟的老师可是英国公,在朝中地位举足轻重,哪怕是韩大相公也要对其礼让三分。”

    “咱们今后去了京都,要是能攀上这层关系,为夫以后得仕途,就顺畅了。”

    王若弗道:“若人家卫家小哥只是个秀才,没有这么多身份,你怕是只将人家当个下人看,还亲戚?哪门子亲戚?”

    盛紘不悦道:“以后别说这种话!”

    “那御史,是看在卫老弟的面子上,才肯为我在京中言说!”

    “这份情,咱们得记着!以后,对外人说,卫老弟就是咱盛家正儿八经的亲戚,至于那些外人怎么看这事,就随他们去!”

    “对了,以后我若政务繁忙,你在府里,需好生照料恕意。”

    王若弗正因此事纳闷着呢。

    此前,卫恕意被卖到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