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郭喜春也是十分支持的,只是这买卖田地,也不是说买就能有的。

    向阳村是个小村子,周边田地很多,村民家自己的田地那可是一家子的生计来源,算是命根子一样的东西,不是遇到什么难事,轻易是不会卖的。

    除了本村村民的田地,还有许多是镇上、城里一些富贵人家的产业,这些田地多是租赁给这边的村民耕种,或是雇了长工打理,这些产业的人家,郭喜安更是不了解,说不上话,也不知道有没有人家是要卖田地的。

    想来想去,这事还得麻烦里正,里正作为一村管事的,对这些事肯定是比她更要了解一些。

    定下了主意,郭喜安没有耽搁,第二天傍晚便拎上半篮子变蛋去赵里正家,最近村里人都在忙着秋收,早出晚归的,这个时间过去刚好逢上人家从地里回来,不会扑空。

    见着郭喜安上门,冯婆子倒是高兴得很,迎着她进屋。

    进了赵里正家院子,便看到墙边院落都堆满了从地里收回来的玉米和稻子,院子里还用簸箕晒着许多红辣椒和绿豆角,这红的黄的绿的摆满了屋脚院落,比郭喜安家更显秋收的景象。

    这也难怪,作为一村里正,家里田地自然不会少,这地里的粮食收上来的也多,这满院子的粮食,瞧着就让人心生喜悦。

    赵里正一家面上虽然都还有劳作的疲累,可脸上的笑容也总也止不住。

    郭喜安笑着道上一句:“今年还真是个丰收年,瞧着大娘家可是收获不少,有了这些粮食,来年可是不愁了,还能余出不少卖出去,也能给家里添不少进项。”

    “可不是嘛!”孙大娘喜气洋洋地回道,“难得的丰收年,希望以后老天也能一直这么眷顾。”

    听了郭喜安的来意,赵里正也点头:“你当初从老程家分出来,只得了三亩的田地,确实太少了些,只是如今这地价也不便宜,目前良田市价是十两银子一亩,普通一点的田地也要八两左右,我听说你如今还欠着债,能拿出余钱来购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