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右相汪广洋在中书省内无所事事,朝中百官积怨已久。青田先生只要坐到右相的职位上,定然会和其抗衡,朝中局面也不会如现在。”

    “但人死如灯灭,胡相如今坐镇朝局,将各地政务打理的井井有条,就连军务,也能帮助国朝妥善处理。”

    “圣上怎么可能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刘伯温案,而去让国朝陷入动荡之内呢。”

    看着苏贵渊笃定的样子。

    苏闲其实也是这么想的,按照当下的发展局势来看……朱元璋对于胡惟庸还是非常信赖的,并没有到一定要铲除胡惟庸的程度,甚至不要说,废除中书省,再度集中皇权的念头了。

    这其中,必定是有什么事情,改变……或者说坚定了的朱元璋那偶尔的浮念。

    “总之,这中书省我总觉得不对劲,要是能想办法远离就好了。”

    “不过现在怎么说都还早,我也的确该把重点放在格物院。”

    苏闲说是这么说,但那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却越发的强烈。

    而对此,苏贵渊也是慎重点头,他非常清楚大明官场的凶险,刘涟的那个举动,仔细一想,的确有些不要命。

    ……

    虽然苏闲想的是风雨飘摇。

    然而接下来,整个国朝反倒国泰民安。

    民间的热议尽管形成了热潮,但除了刘涟的事情之外,更多的却是格物院的那个“神奇的铜球”。

    格物院的新址,落在了上元县,距离皇城不远不近。但地方却有些偏僻,是一桩已经破落的府宅。

    此地虽是挂着皇长孙的名头,但却是朱元璋给苏闲一个自己任意而为的地方。好了就是格物,不好就是玩笑……

    然而苏闲却知道,靠着皇长孙名头也不长久,格物院既然百无禁忌,苏闲的第一步,先要让其正式营业起来。

    最起码,要有赚钱的能力!

    最近几天,苏闲每天去了大本堂之后,就来到这格物院里。

    第一波已经上交的“答案”已经出现,但苏闲打眼开了几遍,从中筛选出五六个回答的差不多的,剩下的则全部放在一旁。

    “为期一个月,只要有想法的,都可以将答案存放到格物院,我挑选出来之后,一月之后再通知。”

    “是!”

    挑完之后,苏闲倒是想着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起来。

    尽管大本堂内,对这格物院感兴趣的有很多,但是对于接下来如何去做,却是一头雾水,半点都摸不着头脑。

    苏闲则还在考虑,怎么进行第一步。

    赚钱的法子,他有很多,但怎么赚这第一笔,却至关重要。

    “小公子,咱们都忙活的差不多了,接下来该干啥?”

    眼下来到这里的工匠,苏闲数去,一二三四……只有六名。

    这就是朱元璋给这格物院最基本的配置了。

    将此地初步打理,大家现在,都是大眼瞪小眼起来。

    目前的格物院说白了,就是一张白纸。

    还能干什么,“先赚钱!”

    苏闲想了想,忽然眼睛一亮。

    “先买一些香菇、蘑菇,虾米之类的……”

    大明目前的饭菜,能开菜馆的都号称各家都有各家的秘方,但苏闲也尝过,虽然好吃,但显然没到后世那么鲜美的程度。

    百姓离不开衣食住行,话说自己此前怎么没想过这些事情呢?

    眼看着这格物院要开业了,他倒是得花费一些心思。

    为首的工匠叫吕善,闻言有些错愕,但也没多问,很快就吩咐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