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的,是让这天下先出现能养活百姓的小流,走出这第一步!”

    崇宁笑着点了点头,然后眉眼清凉,看着身后笑道:“这办法很简单,国朝有国朝的律法,但天家也有天家的恩荣!”

    “唉!可惜喽,不管是甘罗苦罗,现在就看父皇,想不想保这个少年甘罗。”

    “看似高谈论阔,偏偏又没有遗漏人心,而是从天下百姓的角度,去真正思考……且深思之下,确能可行!”

    “不求回到原职,只要安安静静待在京城就好?”

    他忽然发现了一件事情,那便是这些做学问的,很多时候总喜欢站在高处夸夸其谈。

    而此刻……

    因为这要是能脱罪,那大明律可就白扯了。

    突然!

    陛下心中似乎早有决定,此刻看向苏闲,语气逐渐严肃。

    “理解清楚这两者的差别……”

    今日侃侃而谈的苏闲,却是不会再来了。

    “先生们站的太高,做学问的时候能从高到低,如同山顶积雪,化而为水,流淌山脚,滋润土地。”

    说完这些。

    一遍说着,其仰起头,目光停到朱元璋那里。

    “陛下想一想,假如我等为贫寒百姓,官府强行征调的劳役,我等是心甘情愿,迫不及待的心情,还是心忧忡忡,甚至在背地里破口大骂?”

    现在看的也看到了,皇孙之间的笑话也让他们笑了,苏闲说的也足够让人深思了。

    “那么与之相对,能力越小,责任也就越小。顾人先顾己,没道理自己还吃不饱,就要为民分忧了。”

    对他而言,没有落到实处的,终究是一场空谈。

    她也只能叹道:“大秦曾有甘罗,我大明或许也有少年甘罗。”

    还是太小,年纪小,就能再度塑造。

    帝王之心,难以动摇,纵然是苏闲刚才所说的那些,就算再有远大的前景和未来。

    明天,太阳会继续升起,国子学的大门,会依旧打开。

    崇宁公主说的肯定,常菁便看向她。

    因为这宝钞印版外流之事,圣上的决定能慢一些,甚至,出现逆反心理最好!

    如此想着,他们也看着苏闲。

    朱元璋沉吟良久,忽然闭上双目,手指不时轻扣扶手,嘴中不时喊出的三字,却是让一旁的马皇后听得真切。

    马皇后徐徐一叹,夫妻良久,她自己都非常清楚,这位大明的皇帝,最看重的是什么。

    等着后者回过神来后,她就准备立刻出手。

    苏闲无奈道:

    “先生们或许有如此高的觉悟,但百姓都是俗人,相信这天下人,包括我在内,九成九成九成九……都是俗人,可没有那么高的觉悟。”

    常菁无奈一叹,这当初救了她命的孩子,她是真不愿意看到其因为父亲受到牵连,那可真是无妄之灾了。

    苏闲则是神色一动,胡惟庸的动作,比想象的更快!

    而此刻。

    常菁和徐妙云共同看去,其嘴上没把门的,头脑也简单,还没嫁过去,就想着给夫家谋一个好前程。

    “招苏闲为驸马?”

    “人心趋利之下,我大明的国祚,恐怕也要动摇!”

    “先圣教化天下,所谓:公心、公道、大义、大利,所行所往,皆是为公。大明治理民间,同样是需要百姓尊行公道!”

    话说的没错。

    转瞬间,她们这一边的气氛,又重新变得凝重起来。

    “大嫂四嫂要是不相信,那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