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朱允炆如今正是春风得意之时。

    蓝玉在心中就别提是什么滋味了。

    拿着圣旨返回书房,坐在椅子上左思右想,越想越心烦,拍了一下桌子,他开口说道:“这算是怎么回事儿?好端端的吴王怎么就被圈禁了?”

    在他看来,朱元璋这么做就是为了防止出现什么乱子,也算是表明了态度。

    可是这样的局面他难以接受。

    就在心烦之时。

    眼角余光看到了书架上的一封信,于是蓝玉站起身来把信给抽出来再看一遍。

    尤其是最后的那句话。

    虽然是字迹写的歪歪扭扭,不过总感觉有些言犹未尽。

    不知不觉看到有些入神了。

    随后蓝玉忽然拍了一下脑袋:“看起来吴王是因为我才会遭此大难,真是糊涂啊,我有这么多军功,就算是犯了错,陛下也不会拿我怎么样,现在你被搭进去了,要是将来没有得到储君之位,岂不是白忙活一场?”

    在他看来。

    朱允熥肯定是因为写了这封信提醒自己,因此犯了朱元璋的忌讳。

    如若不然,怎么会落到如此下场?

    这让蓝玉心中滋味颇为复杂,一方面是有些感激。

    另外一方面是埋怨朱允熥看不清楚局势。

    思前想后,他终于有了决定。

    那就是打个漂亮仗,有了这份倚仗回京城,再想办法跟朱元璋讨价还价。

    这种事情别人不敢做,他蓝玉是真敢!

    因为他佩服的人都已经死了,不如他的人大把都是。

    念及至此。

    蓝玉也就不再迟疑,马上带人,火速赶往兵营。

    只是他并不知道的是。

    在京郊皇庄外荒山上,一个冶铁炉正在被匠人们打造出来雏形。

    朱允熥每天都要来几次,一方面了解进度,另外一方面就是多安抚人心。

    最重要的就是问一问他们有没有什么想法。

    眼看着炉子就建成了。

    他当下便吩咐道:“之前也有不少人提出来的意见,将这个炉子建好之后,你们不要停,再建其他的炉子,如果有人有什么意见,趁这个时候提出来,毕竟想要练出好铁来,就必须要反复不停的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