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朱元璋心中隐隐约约有了一种期待。

    中午时分,他没有回到皇宫。

    而是在小院之内跟朱允熥在一个桌上吃饭。

    酒饱饭足!

    朱元璋用抹布擦了手,然后一脸赞许之色:“戒骄戒躁,并且能够用心做事,你很难得!”

    朱允熥则是一脸平静:“孙儿不过就是充当个监工的角色,同时撒出大把的银子去,其中调度是王公公在旁协助,做事情的是那些工匠,孙儿的功劳有限,不敢居功!”

    这话在朱元璋看来是谦虚,他笑着摆了摆手:“该是谁的功劳就是谁的功劳,咱心里有数。”

    不过朱允熥这时候却是说道:“皇爷爷,孙儿说的的确是实话,由此可以想见,只要给足了这些工匠应有的好处,那么他们必定能够做出让人惊讶的东西来,这段时间孙儿就想,是不是要另外制定规定,可以让这些工匠更加用心用命!”

    响鼓不用重锤。

    朱元璋一听就明白他是什么意思,捋着自己的胡须,眯着眼睛想了一下微微点头:“能够触类而旁通,借此而知彼这很难得,你便照自己的法子再做一阵子,如果有效果的话,便让此法在其他各部推行。”

    说到这里,他略微一停顿:“既然能够练出百炼钢,将来只要产量稳定,那么就可以跟草原人进行边贸,如此一来,用不了多久,咱们既能赚了银子,还能在对战之时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说到这里,朱元璋哈哈大笑,爽朗至极,就好像憋在胸口之中的一口气终于吐出来一般。

    朱允熥也在一旁陪着笑,同时说道:“不过这冶铁之法绝对不能外传,因此孙儿建议应该另设一局,有专人进行管理,只向皇爷爷负责!”

    这个建议合情合理,朱元璋自然不会拒绝。

    他一脸笑容的看着面前的朱允熥:“咱今天一是来看百炼钢,二来是想要跟你说件事。”

    朱允熥垂手而立,做洗耳恭听状。

    就听朱元璋笑容一收,一脸肃穆:“咱年纪大了,总有驾鹤西去的那一天,而你父亲去的早,大明的江山不能没有一个继承人,咱觉得你合适,不过在此之前,咱还是想要问一问,你会怎么削藩?”

    旧话重提,必有缘故。

    朱允熥心里当然明白,朱元璋还是怕自己对那些藩王下手太狠!

    于是他想了一下这才说道:“先平定北方,然后再以扫除倭寇为明,调集沿边人马,接下来开海路,通商海外,增加国库收入,讨伐不臣之国,威加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