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说出来。

    方孝孺和王叔英都是浙江人,再加上一个黄子澄,以前倒是没觉得,现在朱允熥在心中一盘棋,好家伙,他身边的基本上都是南方官员,在这种情况之下,北方学子怎么可能会有出头之日?

    今天把这些人找过来也是看一看,他们自己会怎么说,随着气氛的沉默,朱允熥心中也是暗叹一声,略微有些失望。

    就在这时候,方孝孺拱手说道。

    “陛下,科举榜单出现这样的事情的确是亘古未有,不管那些北方学子,为此鸣冤不平,不过南方文彩胜过北方这也是事实。若是究其原因的话,也是因为北方连年打仗,才会造成这种局面,并不是这次科举的问题!”

    他曾经在汉中讲学,因此对于北方的情况还是知道一些的,说出来的话也相对比较公正,同时言语之间也有同情北方学子的态度。

    朱允熥这时候缓缓点了点头,终于有人说了一句公道话,点出了问题之所在,他叹了一口气,然后说道。

    “无分南北都是大明的江山,人才偏废至此,也是朝廷政策出了问题,以至于闹出这样的事情来,眼前不是追究谁的责任的时候,而是我想知道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解决这样的局面?”

    王叔英听到这话想了一下便说道。

    “可以让名学大儒到北方去讲学,如今北方已经平定,今后文气必然昌盛,慢慢的就能够扭转过来这种景象,同时朝廷财政之上也要对北方学子有所侧重。比如说多建学院,派翰林学士过去坐镇,等等手段都会有用的。”

    他说的这些的确可行,不过是长期手段,朱允熥听完之后摇了摇头。

    “远水解不了近渴,这些法子今后肯定会实行,不过不是现在,我想知道的是现在的问题怎么解决?外面可是有不少学子在等着呢,想要看一看朝廷接下来会怎么做,要是这件事情做不好的话,这些学子肯定会对朝廷有意见,时间一长必然出问题。”

    他身为皇帝,考虑的是全局,现在他就是想逼着这些人拿出来一个办法来,让他们这些读书人自己去打擂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