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为他们封王,各位有何异议?”

    “不知太后意下如何?”王溥见柴宗训心意已定,转头问起了临朝的符太后。

    “哀家觉得无甚不妥,先帝诸子若有王爵在身,也能得到更好的照顾,毕竟如今陛下年幼,尚未大婚,多做些准备也是应该的。”

    柴宗训不由得在心里为符太后竖起大拇指,自己年纪还小,又没有大婚生子,照顺序排下去,如有万一,熙让几人便是最有可能承继大统的人,如果此时还有人不同意给他们封王,说他们有不臣之心都是轻的。

    果然,符太后发话之后,身为武将之首的赵匡胤站了出来,“太后所言极是,臣认为该为陛下的同胞兄弟封王。”赵匡胤话毕,诸多武将一同附议。

    接着,范质与魏仁浦领着剩下的文官齐刷刷地一拜:“臣等附议。”

    单留一个王溥孤零零地站在朝堂中间,他八成是在想:让我出来顶雷,完了全都“附议”,还有没有一点人情味,下一秒……

    “臣王溥附议。”

    “既然众位卿家都没有意见,那朕便下旨封柴熙让为曹王,柴熙谨为纪王,柴熙诲为蕲王。”

    “陛下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为诸弟封王的事让柴宗训看到,朝堂上确实对他们孤儿寡母的信心不足,毕竟在他们心里,打得了天下、治得了天下的是柴荣,不是你柴荣的儿子,身处五代十国的乱世,哪管你是哪个王侯将相的后代,说不定下一秒就会成为别人“功成名就”的垫脚石。

    后周的天下,柴宗训究竟能不能保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