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少年成名,很容易受到媒体的追捧。

    这个现象不管是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零零之后、亦或者新时代,都没有怎么变化过。最大的变化,也就是媒体形式的不同了。零零之前,基本上是官方新闻、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零零之后到新时代这之间,互联网开始加入,成为与传统媒体并肩的媒体力量;新时代之后,移动互联网带来了个人/自由媒体的大爆发。

    当然,也有宣传对象和方式的不同。

    在赵默重生的这个时间段,少年班、奥数这类是宣传比较多的,但都没什么下文,毕竟做不到暴富、见效也慢,所以着重点基本都在文科、经商领域。

    譬如他高考前那段时间,还没有陷入抄袭风波的小四开始大火特火,一本幻想之城风靡万千病娇公主们。

    还有写多重门的韩导,这个时候正和传统文化圈干仗干的热火朝天,花圈、祭坛之说风靡整个互联网。

    赵默的突然出现,给官媒带来了惊喜,症结就在这里。

    所以,央视都亲自下场了。

    赵默首先接受的也是央视的采访。

    问题大部分中规中矩,但有些问题实在是有些为难赵默了,也令他很是无语。

    “……赵默同学,大家都很好奇,这么难的数学猜想你是怎么解出来的?有什么方法或者说窍门吗?”

    “什么怎么解出来的?拿笔解出来的!”

    赵默咳嗽一声,面上却是带着微笑回答道:“靠的是一点点天赋吧!大家要知道,数学是很吃天赋的~”

    央视记者:“……”

    数学要靠天赋吗?我怎么不知道!

    对于他来说,他的问题都是很正常的,反倒是赵默,回答起来很是出人意料,特别是有些回答和当前的主流完全是不搭的。

    就像这個问题,别的学者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的都是“努力”、“刻苦”、“勤能补拙”之类的。

    现在赵默回答的是啥,天赋?

    好在有后期,所以他很快就转移了问题,问起了其它的。

    “投稿的两篇论文都发表了,你有什么感想吗?”

    “没什么感想,就感觉挺好的。”

    “后续的研究方向还是数学吗?”

    “……是的!”

    “很多数学家都对你这两篇论文评价极高,认为是本年度数学领域最重要的成果之一,你自己是怎么看待的呢?”

    “呃,我本人没什么意见,我听前辈们的。”

    “……”

    央视记者快采访不下去了。

    一旁看着他接受采访的周副主任、顾蓉等人都听怔住了。

    周佐建是哭笑不得,自己这个学生回答问题真的是一言难尽。

    顾蓉则是一脸古怪的神情,想笑又不敢笑。

    “太有意思了,他怎么和别人就是不一样?”

    她心里在大笑。

    “……你的梦想是什么?你有什么想对你的学弟学妹们说的吗?”

    央视记者最后问了两个问题。

    “梦想?成为像钱老那样的科学家!”

    赵默道:“至于学弟学妹们,我要说的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国家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各行各业都需要,每个人擅长的领域不一样,要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努力,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也才能更好的为国家做贡献。”

    “好的,谢谢!”

    央视记者等他说完,连忙说道,心里面着实松了口气。

    然后,他们就收拾东西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