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要不是走之前杨泰再三叮嘱,报刊要一直发行下去,并且不管能不能卖出去,卖的好不好都不能涨价,张威早就想提价了。

    大家都以为杨泰卖报纸是做慈善,或者说是败家!

    因为哪有做生意一直做赔本的买卖?

    这个疑问,张威在第三次见到杨泰来出版社的时候终于忍不住问了出来。

    “做生意呢,眼光要放的长远点,我问你咱们寒山学院出版社如今的名声怎么做?”

    杨泰笑着问道。

    张威闻言,一脸自豪地说道:“咱们出版社在长安如今可是数一数二的,没有哪一家书局能够比过我们,尤其是报刊发行后,如今长安百姓也好,商贾官员也罢,都在眼巴巴地等着咱们的报刊呢!”

    “这便是咱们为什么赔本还要发行报刊的原因,我们要将报刊走进千家万户,让报刊成为他们生活中获取知识,获取消息的重要来源……”

    杨泰在出版社洋洋洒洒讲了半个时辰,把发行报刊的目的,以及商业价值和报刊的未来发展一一讲给张威去听,让他明白这个东西不仅仅能赔本赚吆喝,还能为出版社赚取海量的财富……

    听完杨泰对报刊的剖析,张威目瞪口呆,没想到生意还能这么做?

    “好好干,相信我,即使你没有去参加科考,未来这个世界也将会有你的一席之地!”杨泰拍了拍张威的肩膀说道。

    张威闻言朝着杨泰深深鞠上一躬,说道:“郎君,我会好好干的,定不会让你失望。谢谢郎君给我这次机会!”

    “以后喊我泰哥或者阿泰,这里就交给你了,有任何事情都可以去找我。”

    杨泰从出版社离开了,这两个多月自己没在长安,张威将出版社管理的井然有序,业绩也是与日倍增。

    杨泰看出来张威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杨泰很需要这样的人才,因此才和他说了那么多,就是为了让他看到待在出版社的价值。

    当然杨泰也不是给他画大饼,自己说得那些都很容易实现。

    新一期的周刊除了固定的版面内容,还刊登了一则广告位虚位以待的消息。

    一些商贾看完上面的介绍后,顿时眼睛亮了起来。

    很多商贾看到这则消息之后就仿佛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也嗅到了其中的商业价值。

    于是,张威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变得无比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