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的封赏下来。”

    宋远山难得在宋初雪面前夸赞一声杨泰。

    能够住在安定侯府,杨泰自然没有意见,这样每天见宋初雪就方便了。

    宋远山原本是不想杨泰步入仕途的,因为那时候杨泰毫无根基,又有吕家等世家对其虎视眈眈,一个不好,官没做成再丢了性命。

    不过现在好了,吕家已经成为了历史,其他一些世家都夹紧了尾巴,杨泰又是以军功上位,并且在北境之战中,鲁国公等人能够最终取胜,全靠杨泰送去的神雷。

    因此他们都需要承杨泰一份人情,这便是有了跟脚。

    加上杨泰又是安定侯府的姑爷,那么此时杨泰在步入仕途就不会遭受到太多的攻讦。

    夜深了,杨泰也回房休息去了。

    杨泰在安定侯府住了三天,就在宋远山越来越觉得杨泰碍眼的时候,一道圣旨传来了。

    圣旨的前半段内容很枯燥,全都是一些词藻堆砌而成的夸赞,杨泰听不太懂。

    不过后面的内容却是让杨泰虎躯一震,就连宋远山也是面露惊讶之色。

    “……封杨泰为长宁县伯,食邑七百户,永业田一千亩……”

    后面还有巴拉巴拉很多的赏赐,杨泰听的心花怒放。

    让宋远山惊讶的不是杨泰这个正四品上的开国县伯,而是他的封地,长宁县!

    长宁县隶属于长安直辖,皇都脚下,这里可是武朝权利的中枢,长安外面那些地都是有主的,就连宋远山当初也只不过在郊外弄了那三百亩田地。

    杨泰这一千亩的永业田要从哪里砍掉?

    谁又愿意自己手中的利益被瓜分?

    宋远山让人给那位传旨的太监备了一份见面礼,送走那位公公,杨泰拿着圣旨高兴道:“以后咱也是勋贵了!

    “你可别高兴的太早,长安就那么大点地方,如今突然多了一位长宁县伯,指不定要从谁身上挖肉呢,你觉得他们会心甘情愿让出手中的利益?”

    宋远山这么一说,杨泰也才意识到这里面还有猫腻啊!

    “我去,皇帝这是要我不得安生啊!”

    “慎言!”

    宋远山瞪了杨泰一眼,没好气地说道。

    这话是能说的吗?

    要是传了出去,脑袋还要不要了?

    这次皇上论功行赏,获益最大的就是杨泰了。

    花间一壶酒那个小老板跑到边关一趟,回来后就摇身一变成为了长宁县伯的消息也在市井中流传开来。

    人们在惊叹于杨泰一步登天的好运时,也不得不怀疑杨泰何德何能获此殊荣。

    同时又一道消息传出,长安郊外那原本属于吕家的庄园,如今变成了杨泰的产业。

    千亩良田啊!这可是羡慕坏了一众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