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这凄厉的惨叫声把在地里干活的人都吓了一跳,李恒民赶紧让人叫上赤脚医生去刘老婆子家。

    到了刘老婆子家才发现她正躺在地上,勾着身子抱着小腿不停地痛苦哀嚎。

    翠花婶想去扶她又无从下手,知道赤脚医生到了,让两个把她抬到床上。

    翠花婶皱眉,“婶子,你不用这样,就算没有这出,你也不用参加接下来的秋收工作。”

    好端端地把自己摔了,这不是没谁让找事儿么。

    眼看就要秋收了,刘麻子家的不止要参加秋收还得服侍她,这不是耽误年轻人的事儿么。

    刘老婆子全凭一股子不想变成瘸子的信念坚持下来没有晕倒,她已经疼得根本没听清翠花婶的话。

    看到赤脚医生哀连忙哀嚷嚷着,“快看看我的脚,我的脚好像又断了。”

    小腿骨折本来就比其他地方愈合得要慢,姜青黎的手法很好,用的药效果还不错,本来恢复速度还不错的,在这个紧要关头又摔了一跤,造成二次骨折。

    赤脚医生摇头,认命地给她正骨,再次固定好夹板。

    “以后可不能这么折腾了,如果再出现一次骨折,大罗神仙来也别想好。”

    刘老婆子又痛又饿,一时间悲从中来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一直哭着自己命苦,让老头子快点接她一起走。

    姜青月勾起一抹微笑,这次可不关她的事儿,是死老太婆自己折腾的。不过一想到不久之后的秋收,想到不仅要上工还得好吃好喝地伺候这个死老太婆,姜青月的心情瞬间变得阴郁。

    本来,曹一蓉他们来之后,陆家和就想跟他们商议一下成立罐头厂的事儿,但是不巧,快到秋收时间了,所以全员进入抢收状态。

    曹一蓉他们虽然主要是为了建设罐头厂而来,但是落户到河湾大队就是河湾大队得意一员。

    该参加的劳动一个都不能少,陆家和已经把曹一蓉一家人划分到他们陆家村了,所以之后上工是要跟着陆家村的村民一起上工的。

    好在,曹一蓉和蒙金花以及大丰娘很聊得来,才一天时间,三人就好得跟穿同一条裤子似的。

    曹一蓉是个踏实的性子,虽然干活速度不快,但是态度非常好,而且工作也认真,从来不偷懒,所以上工的时候蒙金花和大丰娘也喜欢带着她。

    姜英毅和姜青峰则是跟着大丰爹和陆大伯一起上工,大丰爹还有陆大伯都是实诚人,只要两人干活认真,从来不嫌弃他们做得慢。

    每年秋收都是先收玉米然后才到水稻,今年也不例外。

    收玉米得先把玉米掰下来运到晒谷场晒干,然后还要把玉米杆砍下来,砍下来的玉米杆可以晒干当柴火烧。

    秋收讲究的是分工合作,撇开老年人、孕妇和小孩子,其他人都到玉米地里收玉米,老人、孕妇则在晒谷场晒玉米,小孩子则包揽了割猪草的活儿。

    这天早上五点,河湾大队全员出动去收玉米。

    收玉米是个辛苦活,因为玉米叶带着细细的齿轮状,一不小心就会把手、脸和脖子化成一道道痕迹,忙碌一天下来,还会浑身发痒。

    姜青黎在黄小凤等经验人士的提醒下,穿上长衣长裤,还在头上包了块头巾。

    一早上,大家纷纷背上背篓出发赶往玉米地。

    虽然,河湾大队有牛车和拖拉机,但是牛车和拖拉机是没法到地头的,停放的地方距离地头有一段不短的距离。

    掰下来的玉米得先放背篓里,装满一背篓就背到拖拉机和牛车停放的地方,倒到拖拉机和牛车里。

    以前,陶云贵开拖拉机的时候,总是把拖拉机开到目的地就不见踪影,等快装满一车的时候才回来,慢悠悠地把玉米拉到晒谷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