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锋锐,令致死命于我!”

    于是王僧辩命令各将分兵布防,不给叛军集中精锐力量,一击翻盘的机会。

    叛军先发起攻击,侯景亲自冲击将军王僧志的阵列,联军稍退。

    陈霸先派徐度率两千强弩手射击叛军后部,截住西州城的退路,叛军后撤。

    趁叛军退后,陈霸先与王琳、杜龛出动最为精锐的数百具装甲骑,发起冲锋。

    铁骑开路,王僧辩举大军跟进,大破叛军。荡主戴冕、曹宣等先拔一城,众军又克其四城,占据了叛军新筑的五座城垒。

    叛军去而复还,又尽夺所得城栅。

    陈霸先大怒,亲自挥军进攻,士卒腾栅而入,叛军四散而逃。

    叛军仪同三司卢晖略守石头城,开北门降,王僧辩入而据之。

    侯景尚不放弃,要与陈霸先殊死战,做最后一搏。

    陈霸先与侯景素未谋面,但是不同立场,让他们成为了生死大敌。

    冤家路窄,无需多话,放马来战!

    侯景集中了最后的百骑,弃槊不用,持刀冲阵。羯贼北地出身,擅用骑兵作战,忽左忽右,趁虚蹈隙,防不胜防。

    陈霸先面对羯贼的垂死挣扎,下令麾下诸将各自率领部属严守,阵形坚如磐石,以血肉之躯顶住马队突击。

    没有人愿意在这最后决胜一战丢脸,一道道严令传达前线,全军上下无一不拼死力战。

    一次次踢上钢板,屡屡冲击不动,凶悍的叛军终于彻底绝望,之后就是全军崩溃。

    陈霸先紧追不舍,一路逐北至西明门。(注1)

    侯景不敢入城,派人取了两个儿子装在马鞍后边的皮袋里,带着百余骑向东逃跑。

    建康,从太清三年三月陷落,历时整整三年,终于光复了。

    -----------------

    一般故事讲到这里,就该喘口气,告一段落了。

    比如以侯胜北的想法,大局已定,正该庆祝一下来之不易的胜利,封赏有功之臣,享受太平盛世才对。

    实际上,解放建康后,陈霸先却是忙得一刻不停,焦头烂额,要收拾一摊糜烂局面。

    羯贼未死必须追杀,妻儿侄子需要搭救,辖区和驻地要落实,封赏群臣当然也不能少。至于什么访问人才、扩充实力,那都是局面安定下来以后的事情,现在根本来不及考虑。

    最要命的是,北逃的叛军余部仍然据守部分城池。北齐趁此机会,已有接纳叛军降党,起兵相侵之意。

    国事为重,陈霸先和王僧辩赶紧商议,就下一步的行动达成了共识:

    其一、劝进。上表湘东王萧绎登基,昭告天下,树立正统。

    其二、驻防。王僧辩自镇建康,京口为防御北齐的要所,表奏陈霸先镇守。

    其三、追贼。令侯瑱等率精甲五千追击侯景。

    其四、受降。陈霸先急速渡江赴广陵,安抚和受降叛军余党。

    其五、御敌。北齐已有发兵来攻之兆,整军准备迎敌抵御。

    计议已定,两人都是雷厉风行,办事老练。加之手下得力,几件事情很快有了结果。

    劝进。俗话说得好,国不可一日无主。可是还有句话,叫做天无二日,民无二主。

    简文帝和他的儿子们被羯贼杀得干净,倒是省事。可是还有个没当几个月皇帝就被废的豫章王和他的弟弟在,这就有点麻烦。

    早在从江陵出发时,王僧辩请示过方针,萧绎轻飘飘说了句:“六门之内,自极兵威。”

    王僧辩则对曰:“讨贼之谋,臣为己任。成济之事,请举别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