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中发干。加之局面始终不占优势,对手凶悍顽抗的势头不减,逐渐变得摇旗呐喊的多,真正上前拼杀的少。

    周文育和侯安都感觉到敌军的攻击势头变弱,压力减轻了不少。

    两人知道战局走向发生了变化,正准备破围杀出。却见一开始冲阵的小将,率着一支生力军杀到,转眼间又是压力陡增。

    此时两人的部队已死伤数百,全凭一股血勇之气在抵抗。周文育想要上前,却被侯文都拦住道:“周将军,你部已厮杀多时。且容我先抵挡一阵,待你部稍作恢复,再来援我。”

    “操,战场见真章,果然是条有骨气的厮杀汉,我老周认了你这个朋友,战后共饮。”

    侯氏部曲见家主奋勇上前,气势一振,纷纷跟随杀上前去,张纂率领的一队紧紧护住侯安都。

    “喂喂,你没把我阿父怎么样吧。”侯胜北一急,虽然知道阿父无事,还是忍不住问道。

    奇怪,为什么会觉得阿父敌不过萧摩诃呢?可能是面前这个人,初次登场就给自己一个太过勇猛的印象了吧。

    侯胜北看了看对方高出自己一头的身材。萧摩诃今年才十三岁,个子还会继续长的吧,再胖上一圈,就是身高八尺、腰围八尺的壮汉了。

    萧摩诃老老实实地答道:”没把侯将军怎么样,他的部下很勇猛,护卫得很紧,我几下攻击都被舍身挡开了。”

    “我正想要不要使出飞射功夫,把他射下马来。此时另外一员将领杀了过来,和我交手几个回合,谁都奈何不了谁。侯将军就乘机指挥军士,把我带来的一千人挡住了。”

    “后来呢?”

    “后来他们两个的部队被我牵制住,只要加把劲再来一波攻击,就一定能打垮了。没想到后阵吵嚷起来,姑丈的中军人马不但没有跟上来,反而在往后退。”

    “姑丈这一退就糟糕了,上万人全都呼啦啦地跟着跑。面前的敌军破围而出,我也只好带着士卒一路后撤。跑着跑着,身边就没几个人了。”

    “等退到后阵,听到原来修筑用来防御敌军的几座土城,传来了击鼓呐喊声,还改换了旗帜。姑丈应该是担心正面交战不能取胜,退路要是再被封住,有可能全军覆没,所以撤退了。”

    “不过除了他的中军跑掉了一些,其他各部都一路遭到追击,抵抗的被杀,剩下的几乎全员投降,和全军覆没也差不多。”

    “姑丈损失了十之七八的军力,不敢坚守南康城,穿城而过继续逃跑。我没能赶上他,姑母也在城里没能跑掉,只好投降了。”

    听萧摩诃讲完大战始末,侯胜北又看向阿父的信,最后几句写着:

    此战胜,斩首两千三百余级,俘一万一千八百余人,蔡路养仅率千余人逃跑,余众散落不知所踪。主公率众入南康,暂代郡事。

    我军死伤一千六百余人,其中我侯氏部曲死伤三百,十去其二。

    战后论功,安都因奋战评为次功,侯晓夺城亦有功劳。烦劳父亲善抚乡里,死伤者有功者不吝赏赐。

    萧摩诃年方十三,南兰陵萧氏出身,与至尊同族。自小随父至始兴郡,主公以同郡故,吩咐由我看顾。众将有含怨未平者,他且来家暂住。望夫人善待萧摩诃,胜北当以兄视之。

    战后诸事纷繁,书不尽言,以待来日。

    呼,侯胜北长出了一口气,心想打赢一仗可真不容易。

    听阿父和陈将军十问十答的时候,觉得天时地利人和都在我方,这仗赢定了。

    战前军议的作战计划说得头头是道,以为可以轻松取胜。

    结果呢,开场就被打了个下马威。

    要是陈霸先的决断慢了一点,杜僧明的左翼没有及时发起攻击。

    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