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呀,弄懂了,我也好早点去衡州。”

    “你急什么?”

    孙大平瞪了孙兵一眼:“兵哥儿,你这性子得改改,到了衡州后,要多听听你九弟的,你看你九弟多含蓄。”

    说着,孙大平晃了晃手里的三页纸的书信,向着也一脸急待的孙陈氏笑道:“弟妹,我理解山哥儿的意思了,他大概是说,可以先答应下来,但是时机成熟再了说,他不是说他还小,张家那丫头还年幼,身体没有成熟嘛。”

    “以缓待变,拖刀之计!”

    一向喜爱三国,爱听兵家故事的孙兵,这次率先的抢答起来。

    “对,大概是这意思。”

    孙大平向孙兵点了点头,表示对侄儿孙兵的赞许。

    “他二伯,那你的意思是我先和张家那边谈着,先把婚定了,至于成亲的事,由山儿他自己把握。”

    “对,就是这意思,山哥儿他这书信也差不多就这意思。”

    “哦,这我明白了,真搞不懂山儿这心思,哪这么多弯弯拐拐的。”孙陈氏说着,自得的扫了扫,自从儿子考上了秀才之后,老大老二两家子,一切都让着自己的模样。

    以前可不是的,尽冷眼看自己,生怕自己上门借钱借东西。

    想到这,嘴角向上弯了起来:“这孩子变了好多,看来还是多读书的好,有了功名就是不一样。”

    这话听得孙长平两兄弟,心里一苦,暗暗念道:这谁不知道,也要读得出来才行!

    “好,山哥儿的事就这么定了,这几天,三弟妹你让陈阿婆先过去说说,等说得差不多了,我再和三爷爷去张家一趟。”

    孙长平见沟通好了,一下拍在桌子上,表示了一下,自己作为一家之长的权力,一定江山。

    然后,目光落到儿子孙兵跃跃欲试的脸上,又落到自己弟弟的一张老脸上:“二弟,你觉得老六带人去衡州的事,行得通不?”

    孙兵见父亲首先问二叔,他想先表态,又忍了下来。

    毕竟父辈在,他可没有堂弟孙山的秀才功名和胆量,越是在乡下,越是讲规矩,却又最不讲规矩的地方。

    “这首先和看老六是怎么想了,这一步可关系他下半辈子-----”

    “我想去,二叔,我坚决要去!”

    这次孙兵终于忍不住等二叔孙大平说完,坚决的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他一直向往更大的舞台,自认为,是家境困住了自己,不然也不会一身是胆有力气,却只混得温饱。

    “我就知道你是这么想的,但你要考虑清楚,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旦去了,万一发生了意外,你也不要责怪你堂弟没有照顾到你,毕竟,你和他走的不是同一条路。”

    听到这话,孙兵皱了皱眉头,微微的苦笑了一声:“唉,这我知道,我又没读多少书,怎么能和老九一样呢?”

    “但老九既然喊我去,他肯定有他的想法和计划,我想我肯定可以帮助到他,他也可以照顾到我一部分。”

    “行!这样我没话说了,你也快三十的人了,自己的事自己拿主意。”

    说着,孙大平从孙兵的脸上扫到兄长孙长平的脸上:“不过,这事肯定要三爷爷点头,不然村子里这么多孩子跟了出去,没个说法,肯定是不行的。”

    “行,这个我明白。”

    孙长平缓缓的点了点头,感觉巨大的压力,压到了自己的肩头。

    儿子想出去闯荡,这是好事也是坏事。

    成功了,孙家将彻底的改模换样,到时,就不止是孙山这一房发达起来。

    坏的结果,可能有性命之忧。

    但有侄子孙山和张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