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一杆大纛,上书“镇东将军高”。

    随后,宫城上的人又开始了欢呼,比起早上看到叛军移营的时候还要热烈。

    援军真的到了。

    这种规模的骑队,绝不可能是叛军。

    这也是李元徽第一次看到如此规模庞大的骑兵集群。

    真是太壮观了。

    不过来不及感叹,他就有事情干了,虽然又变回李校尉,但记室参军的活,还得接着干。

    先是陪同慕容颌、庞令勋等去迎接了援军统率镇东将军高晃。

    高晃不到看起来四十上下的年纪,虽然经过长途跋涉有些风霜之色,但须容整齐,是个非常英俊的中年美男子,难怪是能当驸马的。

    这位高将军在跟慕容颌等人见礼之后,还特意问起李元徽,得知其是北邙之战射杀杨熙之人,立马盛赞“少年英才”“英雄出少年”

    李元徽只能是谦逊几句,“久仰高将军风采...”“将军国之柱石”

    然后趁着几個大佬说话的功夫,告个罪去准备大军宿营所需要的营帐,以及饭食酒水。

    声势如此好大的骑队,自然瞒不过叛军的耳目。

    杨巡等人在完成粗略移营之后,立即开始在董杜原挖掘壕沟,树立栅栏,建立营垒。以防燕军铁骑的突袭。

    也是为即将到来的决战做准备。

    几乎可以肯定,董杜原这里就是他们与燕军主力的决战之所了。

    现在他们甚至无法进行大规模的转移了,燕军铁骑近在咫尺,没有同样精锐的骑兵掩护,这时候行军是非常危险的。

    董杜原位于河水的一侧,是一片荒原,也是一片滩涂地,其本身崤函之地并没有太多的存在感。

    但其后便是槃豆渡口,于此便可北渡黄河。

    从槃豆渡口往西是风陵渡,往东是陕县渡口,皆是黄河要地。与之相比,槃豆渡口规模并不大,名声也不显赫,多为当地百姓民用。

    但现在杨巡叛军既不可能前往风陵渡,又不可能前往陕县渡口,这槃豆渡口便成了他们的救命稻草”

    “虽然败局已定,有人劝我去河东藏匿,以待天时,但我杨巡是弘农杨氏嫡宗,绝不会背弃诸位独自逃生,我等就在此董杜原,等着燕军来攻,与其决一死战。”

    “鲜卑慕容氏,本塞外夷狄,窃据中原,横征暴敛,我等行大义之事,只要在此能击败燕军,定然还有一线生机!”

    叛军中军大帐里,杨巡做了一番慷慨激昂的陈词,也让算是对部下进行了最后一番动员。

    随后又在众人散去之后密令杨邃,去渡口收集渡船。

    “兄长,你想通了吗?”

    杨邃听见刚才杨巡那一番话还以为他已经心存死志了,现在听到这番密令觉得峰回路转了。

    但杨巡却摇了摇头,很坚定的说道:“众人随我起事,我安能独自逃生?我虽不才,却不可为此不义之事...”

    杨邃急忙道:“兄长,汉高帝屡败与项王之手,最后却一统天下,何也?知进退尔,汉昭烈也曾多次败逃,然百折不挠,终成帝业...”

    “好了,六郎,不用说了,你且先去收集船只,我虽然不能走,但你要走,带着我杨家儿郎们,还有众将家人,去河东蛰伏,我相信你,你智计百出,又有做大事该有的决断,定然能复我家门。”

    “我杨巡,连累父祖被挖坟掘墓,罪人也,六郎你不同,伱要好好活着,带着他们活下去,等,等到你说的那个时机!”

    “我们没做完的事,就交给你了!”

    说道最后,杨巡把手放在杨邃的肩上,“拜托了,六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