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慕容据献策的时候也就想这多召集些人手守城,高士则也不清楚,定下征召的标准就让人去办事了。

    结果就是来到左领军大营报到的“新兵”足足两万余人。

    每个勋贵子弟带的仆从数目不一而足,少则五人十人,多则百人,就连高士则自己两个孙子都各带五十人应召。

    诺大的左领军大营变得嘈杂无比,勋贵子弟和手下的仆役聚在一起,倒是比起洛阳南市还热闹。

    李元徽看见眼前这一幕突然觉得有些熟悉,好像什么地方见过类似场景...猛然想起,这不就是跟《康熙王朝》里一样?

    康熙平三藩的时候,察哈尔叛军逼近京师,不就让周培公和图海领着满清贵族家的仆从临时成军,消灭了叛军?

    不过对于上战场建功立业,升官发财,这些事李元徽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毕竟只要在熬个三五年,李家差不多就该崛起了。对于这件事,李元徽最少有八成的把握。

    陇西李氏、李源、李二凤...这么多要素,天命应该要来到咱老李家头上了...这时候打什么仗?

    外一小命没了可就亏大了。战场可是很危险的...

    李元徽坐在马扎上,真胡思乱想,一个声音却打断了他的思绪。

    “李四,想什么呢你,这些时日怎么不见你出来?不就是坠了个马,这么跟个小娘子一样金贵...”

    说话的是个身材有些肥胖的少年,圆乎乎的脸,小眼睛透着精光,穿着一身锦缎袍服。

    李元徽抬头一看,只觉得很熟悉,以前应该是认识,但好像不记得了...

    胖子十分惊奇道:“嗯?你不会真的得了失心疯?我你都不记得了?我是于仲亨啊...”

    听到胖子的话后,李元徽像是突然检测道关键词一样在脑海之中搜索到了眼前人的资料...

    “你是于二十一?”

    于仲亨,赵国公于政之孙,在家行二十一,所以都称呼其为于二十一。

    胖子显然对于李元徽的反应有些不满:“你是真的坠马摔坏了头?”

    李元徽有些不好意思的笑道:“是啊,忘了好多事,别说是伱,就是我二哥在我眼前现在也未必认得出来...”

    于仲亨一听倒是没了不满,反而拉着李元徽走入了一群勋贵子弟之中,说要帮助他回忆回忆,重新融入队伍里...

    一会的功夫,李元徽就重新“认识”了不少以往相熟的狐朋狗友。

    有魏王之孙慕容绍,天水郡公家的赵二、赵三,鲜卑豪族宇文家的宇文约,闻喜裴氏的裴行方,裴行恭,出身京兆大族的韦光夏,韦冲,杜骏,杜并...各个都是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弟。

    李元徽在人群之中待了一会,就基本回忆起不少事。

    “听说这次统领咱们的是你大哥啊,赵二赵三,到时候咱们可就全都靠你们兄弟了啊...”

    被唤作赵二的年轻人名叫赵炯,年方十六,嘴上已经有了一些绒毛,其弟赵三,名叫赵恍,跟李元徽同龄。

    两人都是天水郡公赵延庆之子,也是新军统率左领军将军赵翊的兄弟。

    赵二一听这话本来还有些志得意满,不过脸色很快变得凝重起来。

    “我大哥那人治军历来严苛,说真的,就是我们两个犯了事也得军法从事,你们可千万别犯在他手里,”

    于仲亨符合道:“我也听家里大人说过,赵将军武艺高超,治军严整,圣人头一次征讨辽东的时候,只有赵将军所部全师而退,这才越阶提拔,为左领军将军,这次本来是要他从征辽东的,谁知道出征之前害了痢疾...”

    韦光夏道:“都是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