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亲卫全都哄笑起来。

    “笑什么你们,一个个的,想吃鞭子是吧?”

    “哈哈哈哈。”

    李元徽话一出,众人笑得更大声了。

    周边的都是李元徽的亲卫和刘玄机的老部下,也比较清楚李元徽的脾气秉性,行军途中说笑几句这位身份尊贵的驸马都尉其实并不在意。

    但要是敢在军令上打折扣,那可是要军法从事的。

    说过笑过之后,刘玄机看了周边地形道:“并州这地势都是山,从河东到太原地形狭长,这仗不太好打啊。”

    李元徽也张望了一下道:“现在只能就寄希望于慕容旭不做防备,咱们可以一举拿下太原...不过这有些想当然了。不过最坏的情况,也不过就是咱们赶到城下,太原有了防备,那就简单了,中军过来攻城,又不用咱们去爬墙头...”

    刘玄机却摇了摇头:“我是觉得这一路有些太顺利了,慕容旭要是真想造反,能让咱们这么顺利的渡河吗?”

    李元徽闻言皱眉道:“刘兄你的意思是,慕容旭是在请君入瓮?”

    “不知道,但我若是慕容旭,河东郡肯定要抢先占据,并且毁掉蒲津的渡桥,不让朝廷大军这么轻松的就进入并州...”

    刘玄机虽然之前只是队正,但也是常年用兵,升任校尉之后更是读了很多兵书,军略上自然是不差的。

    “难道他勾结了突厥?”

    太原郡,晋阳城。又名龙城,并州治所。

    被称作“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

    都督府位于内城,与刺史府比邻而居,现任并州都督广陵王慕容旭,此刻就正在都督府内的公房里,很是客气的跟两个远道而来的客人寒暄着。

    两人都是身穿印花袍服,脱下带着雁翎的毡帽,头上结着很多大小发辫,同样身材高大,体格强壮,面容还有些相似。

    年长的大约三十五六岁,正值壮年,名叫拓跋余福,年轻的二十出头,眼睛里透着彪悍的光,名叫拓跋浩。

    他们是来自代北拓跋家,是代国公拓跋余庆的兄弟和儿子。

    拓跋部自从在大魏被击败之后,有一支人就内附中原,被安置在代郡。

    大燕入主之后,拓跋部因为同是鲜卑人,选择了投靠,仍旧被准许在代郡安置并封拓跋部首领为代国公。

    “两位拓跋将军,有失远迎了,请用茶。”

    “多谢都督。”

    寒暄一番之后,慕容旭直接开始进入了正题。

    “拓跋将军,你既然肯来太原,也就说明同意了我们的约定。”

    拓跋浩道:“这是自然,当今圣人并非明主,我们拓跋部原与都督共谋大业。我此番前来就是代表兄长,与都督订立盟约。”

    “好,代国公深明大义,待天下安定,慕容家与拓跋家,可共享富贵。”

    得到拓跋家支持的慕容旭很是高兴,喜形于色。

    一番约定之后,慕容旭亲自送两个拓跋家的人出了都督府。

    “叔父,这慕容旭看着可不像是能成事的样子,毫无英雄之气,阿耶为什么要支持这种人?”两人离了都督府之后,回到下榻的驿站,一进了屋拓跋浩就沉不住气直接问道。

    拓跋余福道:“阿浩,伱为什么觉得你阿耶会支持慕容旭?”

    拓跋浩道:“那我们来不是为了跟慕容旭定力盟约?难道是...”

    “哈哈哈哈,你也说了慕容旭毫无英雄气概,如何能成事,与他想要盟约,我们不过给他壮壮胆气而已,即便朝廷征伐,也是先去打他的太原,我等在代北完全可以望风而动,再者说,你以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