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刘瑾伏诛,朝廷又下了蠲免天下府州县两税的文书,可谓万民之福。只是——豹房一日不毁,帝王一日不正,他日迟早会出第二个刘瑾。前段时日宁夏安化王叛乱,四川、湖广又有民乱未平,江西流贼颇多……”

    “乱世之兆已生,若无非常手段拨乱反正,黎民涂炭事将一起接一起。此番前往京师,为夫唯有正心直言,进谏天子。若触其怒,倒不怕去龙场三五载,只是心忧这江山社稷……”

    诸氏轻道:“前路阴晦,唯有越行越明。夫君既已拿定主意,只管行便是,至于是天子怒、夫君走,还是天子笑、夫君留,行到时,一切就知晓。”

    王守仁清癯的脸颊上露出浓重笑意,抬手道:“内子高才,为夫受教。”

    六日后,洛阳驿馆。

    三边总制杨一清站在门口,看着屋外的倾盆大雨,面露焦虑之色。

    锦衣卫舍人杨诰看向杨一清,此人相貌丑陋,却身负大才,有经世治国之能,眼见雨一时停不了,不安地说:“杨总制,大雨阻路,如何是好?这耽误一日,军情一变,若让那朱寘鐇占尽先机,待杨总制抵达,也将处处被动。”

    杨一清抬手抓了抓胡须,自信地说:“给他三个月,未必能控制陕西。”

    杨诰叹息:“朝廷没给杨总制派遣军队……”

    杨一清没有说话。

    按道理说,地方藩王叛乱,在事情尚未明朗之前,朝廷至少需要派出大军,做多手准备,以应对不测之祸,可正德皇帝偏偏没有派出军队,并留下了一句“叛乱不过二十日”的话。若真是如此,自己就不需要匆匆忙忙赶路了。

    只可惜,到现在还没传来消息。

    驿丞安排人端上一碗热腾腾的面,杨一清拿起筷子,看向驿丞,刚想开口,便听闻门外传来沉重而急促的脚步声,旋即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经历汪大章便走了进来。

    汪大章见到杨一清,松了一口气,肃然道:“杨总制,兵部急报!”

    杨一清眉头微动。

    汪大章取出文书,恭敬地递上。

    杨一清展开看过,脸不自然地抽动了两下,沉声道:“安化王之乱已平!”

    驿丞、杨诰惊喜不已。

    杨一清坐下,将文书放在一旁,拿起筷子挑起宽大的面,觉得少些味道,转头对驿丞道:“打些酱油来……”

    安化王之乱,只持续了十九日!

    果然在朱厚照的预料时间之内!

    杨一清脸色变得极是凝重,从兵部发来的急报来看,仇钺袭击安华王府成功有着一定运气,可朱厚照一而再、再而三的笃定,丝毫不像是凭运气猜中!

    朱厚照,正德皇帝,不像自己想的那么简单,甚至可以说,他有着深不可测的城府与近乎恐怖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