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朱瞻基等等,都发过罪己诏。

    比如朱元璋写了五份罪己诏,其中三份是因星象变化、雷击起火写的。朱允炆写了一份罪己诏,主要是告诉老天爷我错了,赶紧让四叔朱棣回家种地去吧。还有朱祁镇,土木堡死了那么多人,不写一份都过不去,背锅侠朱祁钰也没少写这玩意……

    帝王有一套专属理论,那就是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天下出现异象、大灾、大祸,必定是苍天警示天子有失德之处。都是因为人间帝王的不作为、胡作为,老天爷这才降下异象、灾祸警告。

    从这个角度来看,皇帝下罪己诏,主要是安抚人心,告诉天下人,自己知道错了,这就改,你们别折腾。

    但罪己诏这东西不是轻易发出来的,因为认错,等同于削弱了帝王的神圣与权威。

    任何皇帝,除了面对无法理解的异象、国家危难外,没有一个皇帝自己情愿发罪己诏。

    哪怕是外面灾情严重、死了无数人,皇帝也不想损害自己的神圣去写罪己诏,直至被群臣一次次“进谏”,近乎“胁迫”,加上皇帝束手无措,别无他法,最终“顺从”官员的意思,不情愿地写一封“罪己诏”,个别要脸的,连诏书都不写,直接“口述”,然后回去睡觉……

    问题是——

    没有任何一位大臣进言让朱厚照写罪己诏,更没有群臣胁迫朱厚照写罪己诏!

    在京畿地区灾情缓解、招抚流民有成、安化王之乱平定、朝堂日渐清明的关头,在朱厚照动作不断,将矛头对准勋贵势要之家,正是需要树立权威的关键时刻,朱厚照完全没有必要写什么罪己诏!

    可朱厚照不仅主动、自愿写了,还将其直接刊载到了京报之上,公开发行于京师!

    这才是群臣最震惊、最不安的地方!

    “来个午朝吧。”

    朱厚照终于开口。

    李东阳、杨廷和等人没办法,只好领命。

    奉天殿内,一干勋贵、文武将官对朱厚照下罪己诏之事议论纷纷。

    来不及换官服的何鉴、孙交也匆匆赶到,见到李东阳等人,顾不上寒暄,就开口诘问罪己诏之事。

    李东阳苦涩不已,感情他们以为是内阁胁迫了朱厚照。

    礼乐突然变得肃穆、庄重。

    朱厚照伴着礼乐登上御台,旋即坐下,待群臣行礼后,抬手道:“都起来吧。”

    群臣谢恩。

    朱厚照扫过前排,看到一身便服的何鉴、孙交,微微点了点头,肃然道:“今日京报发行,刊载了朕的罪己诏。群臣惶惶不安,言朕不应写罪己诏。诛杀奸佞,力正朝纲,是不需要什么罪己诏!”

    “可朕——要做的是拨乱反正,一扫积弊!若连认错的勇气都没有,如何开中兴大明之先河!如何甩开包袱,踢开一个个障碍,带你们披荆斩棘,开拓出一个盛世乾坤,缔造巅峰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