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了紫禁城?”

    王良臣认真地点头,严肃地说:“伯安兄,陛下在风沙茫茫之中到底经历过了什么,想了什么,没人知晓,但陛下已痛改前非,大力拨乱反正,如今朝堂清明,令人振奋!另外,朝廷更改年号的公文已发往各地,明年元旦,大明将进入中兴元年!”

    “中兴?”

    王守仁深吸一口气。

    中兴!

    正德皇帝竟然将中兴这个目标当作了年号来使用,这是在向世人传递他钢铁一般不可动摇的决心与意志吗?

    倘若真如此,这次回京,或许大有可为!

    王良臣拱手道:“朝廷命令紧,我身为山东按察使司副使,必须及早赶往赴任,待他日相会你我好好叙旧。”

    王守仁拱手送行:“为苍生劳苦,配得上你良臣二字,多多保重!”

    王良臣挥手,船只南下。

    王守仁站在船头之上,眺望着北方,意气风发地喊道:“北上,去京师!”

    朱厚照,若你当真改了本性,成了一个圣明君主,那我王守仁愿倾尽平生智慧,助你中兴大明!

    漕运船过,水道立即宽敞起来。

    船向北,心向北。

    文华殿。

    锦衣卫指挥使崔元、特勤局指挥使曾绍贤、纠察队指挥使顾仕隆,递上三封文书。

    崔元直指朱晖结交外卫将官,意图不轨。

    曾绍贤揭露了朱晖占役军士、侵吞民田,在清丈司肃查时依旧不主动配合,指使家奴转移田产,约束百姓串供之事。

    顾仕隆简单明了,点了朱晖冒功、受贿之事。

    朱厚照将这三份文书看过之后,对李东阳、杨廷和、张懋、徐光祚等人道:“朱晖这些年来,好事没成一件,坏事桩桩难尽!朕若宽恕于他,大明的规矩如何立得住,大明的律令岂不是成了摆设?”

    “着令锦衣卫逮捕朱晖,户部与特勤局负责查抄保国公府,遣其家眷回原籍!”

    “着令刑部辑录此案,形成书册,发至所有藩王、外戚、公侯伯爵府!”

    “着令纠察队、兵部,加快裁汰冒官之辈!”

    张懋、徐光祚暗暗叹息。

    保国公这一脉勋爵算是彻底断了,这意味着,朝廷的整顿逐渐在进入深水区,已是谁也无法阻挡之势。

    朱厚照对朱晖已定了案,不容商议。

    李东阳、崔元等人纷纷领命。

    朱厚照从桌案上抽出一份文书,递给张懋:“十二团营、三大营军士缺额严重,为京师安危着想,当及早招募军士。”

    “招募?”

    张懋愣了下,连忙说:“陛下,这不合适吧,京军缺额,自地方卫所调便是,招募之策似有不妥。”

    朱厚照摆了摆手:“卫所的问题不小,朕一时半会腾不出手来整顿,调兵补充并非上策,直接发招募告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