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懋、顾仕隆与一干军士忍不住叫好。

    朱厚照再取一箭,面容冷峻。

    咻!

    二箭飞。

    三箭已上弦。

    当第二箭在靶上摇晃着箭羽时,第三支箭已然射至。

    三箭三中!

    满堂喝彩!

    张懋、顾仕隆、刘佶等人连连点头,几人在豹房东官厅时见识过朱厚照的箭法。

    朱厚照收弓,在这一刻,多少有些感慨。

    “朱厚照”并不是一无是处,他精骑射,善武斗,而他练习这些,并非出于爱好,而是出于和蒙古鞑靼小王子一决高下的野心!

    换言之,小王子连年进犯大明,刺激着“朱厚照”,这才激活了“朱厚照”血脉里的尚武精神。历史中的“朱厚照”确实亲征了,也确实与小王子正面交锋,并战而胜之!

    朱厚照听着周围军士的欢呼,多少有些感激曾经的“朱厚照”。

    “朕不尚武,可各地盗贼乱百姓!”

    “朕不尚武,可各地民乱久不休!”

    “朕不尚武,可鞑靼以武欺大明!”

    “朕能不尚武?”

    “太平日子是打出来的,是军威杀出来的,是你们捍卫出来的!朕锐意振京军,整饬军备,他日征战,当灭胡虏,靖江山!”

    朱厚照喊道,威严的声音灌入在场每个军士的耳中。

    “灭胡虏,靖江山!”

    声浪起,卷至长空。

    朱厚照与军士招手离开,坐在亭中,对张懋、刘佶等人道:“不抛射,军中有多少猛士可射出一百五十步?”

    “极少。”

    刘佶认真地回道。

    张懋低头。

    不抛射的情况下,军中弓箭的射程普遍在百步左右,多数难以超出一百二十步,更不要说一百五十步了。

    朱厚照沉思了下,开口道:“兵仗局、军器局可以抽调一批人,专司改进弓箭,若能让弓箭射程达到二百步,对京军、边军来说,都是极大助力。”

    “二百步?”

    张懋脸色一变,苦涩地说:“陛下,能达到二百步的,唯有草原上的神雕手,即便是鞑靼之中,能做到这一步的,也少之又少,绝不会超过十人。”

    朱厚照起身,笑道:“若大明有三万神雕手,三万火铳手,三万神机炮手。北面的鞑靼小王子是不是便不敢南下袭扰我大明了?”

    刘佶摇头。

    顾仕隆也暗暗叹息,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想象罢了。

    朱厚照背负双手,看着蓝天白云。

    考虑到颗粒火药、火药弹尚在研制,而马步枪这种火绳击发的火铳,在操作上依旧不够简便,想要护卫军阵,需要弓箭做掩护。

    寻常弓箭掩护距离有限,未必能截住骑兵后面大部队,可若是拿出“复合弓”,给弓箭加上滑轮,让射程增加,暗搓搓的阴一把鞑靼骑兵,一定很爽……

    “陛下!”

    刘佶喊了两声,朱厚照才回过神。

    朱厚照看向刘佶,皱眉问:“何事?”

    刘佶给张懋使了个眼色,张懋有些为难地开口道:“十二团营中有医官,名为张渡舟,想求见陛下。”

    “军官?”

    朱厚照点了点头:“让他来吧。”

    年四十余,清瘦端正的张渡舟便进入亭中行礼。

    朱厚照笑道:“对军士而言,医官极是重要,你今日求见,可是要进言?”

    张渡舟犹豫了下,咬牙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