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大麦急切地看向一旁的架阁,随手拿起一本册子翻开,发现是郑和时期的航行日志,眼帘抖动,咬牙道:“找,一定要找出海图与宝船图!”

    军士王林伸出手,摸了摸阁层上的灰尘,不安地说:“宋百户,看这灰尘,这里空了好多年了,一定有人在很早之前拿走了海图、宝船图,我们应该立即通报给指挥使。”

    宋大麦瞪了一眼王林:“先彻底搜查,再去通报!”

    王林无奈,只好与其他军士一起挨个翻找,翻了两个多时辰,终于将所有卷轴图纸翻了个遍,绝大部分都是府州县舆图,仅仅找到了若干大福船的制造图,并没有发现宝船图纸与海图。

    在宋大麦等人不甘离开之后,侯宜正当即将消息告知了兵部尚书王廷相与赶回京师的兵部侍郎丛兰。

    王廷相忙着处理在京武官的事,对此并没在意,倒是丛兰,敏锐地察觉到了朱厚照可能起了大航海的心思,当即前往内阁与李东阳、杨廷和商议对策。

    李东阳听闻此事之后,深吸了一口气,当即说道:“让人将此消息告知刘如愚,要快!”

    文华殿。

    朱厚照看着空手而来的曾绍贤,眉头微皱,问道:“海图、宝船图呢?”

    曾绍贤行礼,羞愧地说:“陛下,臣等失职,并没有找到海图、宝船图。差人去兵部职方司找寻时,发现本该存放海图、宝船图的架阁已是空无一物,似在多年前已被人取走。”

    “被人取走?”

    朱厚照凝眸,脸色阴沉下来。

    曾绍贤低头解释:“翻遍了库房内永乐朝卷轴图纸,并无收获。臣特来请旨,准许特勤局全面搜查兵部内所有图纸,以求找到海图、宝船图!”

    朱厚照思索了一番,沉声道:“多年前被取走,是多少年?”

    曾绍贤愣住了,这个怎么好说。

    朱厚照如同自言自语:“五年前,谁主兵部?”

    “刘大夏。”

    曾绍贤回道。

    朱厚照深吸一口气,脸色一变,下令道:“你亲自带队前往刘大夏府上,海图、宝船图就在他府上,务必将东西找出来!要快!”

    怎么将这个家伙给忘记了!

    刘大夏作为“弘治三杰”之一,是父皇朱祐樘的得力大臣,一生清廉为国,这都不虚。可前世也有不少人认为刘大夏是“千古罪人”,说此人为了断绝弘治皇帝航海的念头,焚毁了郑和当年的海图、宝船图,断送了大明开海之路。

    但在刘大夏死了数十年后,万历朝的茅元仪撰写《武备志》时,里面有一幅宏大的《郑和航海图》。所以,真相应该是:

    刘大夏不是焚毁了郑和时期的海图、宝船图,而是藏匿!

    在这个时间点上,海图、宝船图应该还在刘大夏府中。

    去找!

    此时刘大夏还在肃州扛长矛,估计还没收到回京的公文。但刘大夏的孙子刘如愚在京师,刘府还在!

    曾绍贤不敢怠慢,亲自带人赶往刘府。

    叩门。

    刚踏入中庭,曾绍贤便感觉不对劲,锐利的目光扫去,只见一个三十岁出头的中年人站在西耳房窗外,手持燃烧的火把,正冷冷地看着自己。

    刘如愚摇了摇头,沉声道:“若是其他人看海图、宝船图,我不会阻挡。若是陛下要看,抱歉,它们只能化为灰烬!还请你们退离,告诉陛下,民力艰辛,不可再兴航海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