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干娘!这就回了?”

    “是呀, 这就回了,干娘,上回你还说给我带的那本《太子出游》本生故事图呢——我等了好久来着, 花都盼谢了,干娘也还是不来!”

    “这不就来了吗,哎哟, 我的小乖乖哎, 忘了谁也不能忘了你的图册,这不是如今正打仗呢, 到处都不安稳, 干娘这可是腿都跑细了, 才给你找到了这么一本——你瞧,和我说的一模一样吧?这画里人不都说话吗,小字都有拼音, 精细着呢!”

    “我看看我看看——还真是!干娘待我真好!这荷包我也做了多半个月了,您瞧上头用的可是好线,就是上回从您那倒腾的银线, 本就没多少,这回都全用光了,就当是我孝敬您老人家的!”

    “哎哟, 好闺女,”刘道婆满面是笑,爱惜地摩挲着大姑娘的手, “干娘哪里受得起, 你也要多爱惜眼睛才是,这刺绣伤眼着呢,书拿到了还是白天看, 晚上别用眼了,得闲了多看看远方,多揉揉眼角,大好的姑娘,可别落了个近视眼那就可惜了的……”

    “哎,干娘留下吃饭吧!”

    “不留了不留了,这不是还给镋钯街李家大姑奶奶送册子去吗?这也是个好善儿聪明的,也是惦记着要看图册儿……改明儿观音诞辰,我带她登门,咱们一道捡佛豆积积福,你们也多个姐妹平素里多来往走动走动。”

    “好哇,对了,干娘,您今日可去了全家姐姐那里?我倒是想去找她玩儿,上回见了面,觉得她极可亲的,只是毕竟只见了一面,贸然登门多冒昧的。”

    刘道婆虽说急于回家,但面上却是不露分毫,极是耐心地道,“她好着呢,也还记得你,常说两家住到不远,蛮好常来常往的,下回我们庵里做小法事,你们恰好结伴来去,这么一来二去的也就结交起来了……”

    “好好好!便按干娘说的办,到时干娘千万来叫我,我们家虽艰难,但几十斤香油还是供奉得起的……”

    别看万州那边闹得不可开交,城外也是乱哄哄的,一会儿城里又嚷着要发动民夫练军守城,但百姓的日子也还要继续,尤其是刘道婆平时拜访的一些人家,大多都是有根底的,不比小民手停口停,受局势影响很大,这些家庭并不怎么担心城中异动对自家的影响,甚至局势越是动荡,越盼着刘道婆这样的三姑六婆登门:

    一方面,能带给她们一些城里城外的最新消息,另一方面则是提供一些精神上的慰藉,讲讲善恶有报的道理,再接受一些香油供奉银子,增强自身的安全感:局势不是个人能把握得到的,在这样莫测的世道下,想要保全自身,不就是只能凭借着对因果的信仰吗,平日里的虔诚,此时就能化为自信了,这些信众笃定自己因为虔诚,怎么也比别人多了一分安全。

    越是兵荒马乱的时候,这些僧道就越能发财,青城山上的道观,现在的香火都比平时鼎盛多了,哪怕在城外,也有很多大商人派人特意运送了供奉过去,除了换取心理上的安慰之外,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青城山毕竟是山地,易于把守,道士们平时在山中修行,也有些身手,又有信仰护身,受到乱兵滋扰的可能性较低,这时候多送些供奉,把家里受宠的子女送到道观去祈福清修一段时间,无疑也是为家里留了个后手,城内无事则罢了,若是有事,至少还有一条血脉在外,不至于阖家都陷在了里面。

    这些道观,眼睛都是瞧着宅院深深的大施主,中等人家乃至全百户这样的殷实小户人家,则由城内外的大小道馆庵堂盯着,彼此间倒也不是没有争锋,一条街上几十户人家,各有各的僧道走动这是很正常的事,甚至一户人家里,太太和小姐各有各的三姑六婆也正常。至于说善信到底选择和谁来往,这就是自己的事情了,三姑六婆为了抢香火,撕扯起来的都有——不过,刘道婆虽然也就是这几年间才在锦官城内活动起来的,但却是顺风顺水,处处逢源,倒没听说有和谁争吵打架的事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