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的事,而现在发生在城里的事情大家都理解不了——锦官城的百姓没有接触过疏通航道,对药火的威力几乎没有了解,而且京城在千里之遥,还记得几年前那场大事故的人又有几个呢?就算读书人见多识广,能把二者联系在一起,但在民间,几乎立刻发酵传开的,永远都是神神鬼鬼的玄奇故事。

    “那个大洞,就是黄泉入口!怕不是恰逢乱世,酆都的鬼也来作祟了,白日里看着是大坑,到了晚上就是阴曹地府的开口,那些不见的人,都是被鬼吃了!”

    “城墙的口子呢?难道是黄泉开口子没开好?”

    “你知道什么!自古以来,风水宝地都是有庇佑的,那城墙就如同龟壳,城卫也有凛然正气,可以喝退鬼神,他们自然就要乘其不备,把风水局坏了,才能在城里作祟呀!”

    陆续在城中发现的残肢,消失了的一整支护卫,更加增添了城中的诡谲气氛,不知是什么人还漏出了青渠村的诡案,还和全百户不谋而合,天才般地把夷陵的买活军和锦官城的变故联系了起来,声称这个事故和青渠村一样,都是谢六姐发阴兵来作乱,这个天下第一杀魔星,正在摩拳擦掌,要把恐怖的氛围弥漫在川蜀,这还只是开头,以后的锦官城,阴风阵阵,到了晚上百鬼夜行,恐怕很快就会变成下一个酆都啦!

    哪怕官府再三辟谣,还不知道从哪里翻出了当年的报纸,来解释事故的原委,但在阖城上下的不安之中,这个流言依然是飞快地传播了开来,别说小民了,就连蜀王府都有所听闻,据说蜀王当晚严重受惊,被人抬到王府内的高阁中看了城门方向的火光,真以为是城破了,后来听说了其中的原委,立刻就从库里取了几万两银子,喝令手下到青城山去,把灵验些的道士都请来做法,谁能破了谢六姐的神通,再赏万两白银!

    这一次,这个守财奴是真被吓着了,真是开始出血了——还真别说,这消息还为蜀王挽回了一些人望,让他受到了一些百姓的称赞:尚且还分得清轻重!总算做了一件有用的事,出手还算大方!于是,城里呈现出了对比非常鲜明的两种情绪——百姓们慌乱不堪,已经有很多人抛家舍业的赶紧逃到外地去了,而另一批人则喜气洋洋,抓住机会,逮着蜀王被吓到六神无主的好时候,大发其财,来往奔走于青城山和锦官城之间,运送不知从哪个犄角旮旯的道观里下山的世外高人——有些世外高人脸上的泥点子都还没洗掉呢,套一身道袍也就算道士了。

    对于全家来说,他们暂时没有搬迁的打算,因为全百户也属于发蜀王财的一员,这几日以来往家里拿的银子就有一千多两,这还不是全部,因为蜀王现在什么都愿意信,有人对他进言,说全百户和他有缘,是青渠村报信的福星,因此他对全百户推荐的人选特别信任,特别舍得给钱,就这样全百户忽然成为许多管事、官吏行贿的对象,哪怕躺在家里,每天都有人来送钱。

    当然这也只是夸张的说法,她父亲还是很忙碌的,因为是福星,所以每日必须亲力亲为去镇压阴气最重的地方,也就是城墙垮塌处,那里每天都在做法事,现在传统法事都不稀奇了,之前还有大师突发奇想,征集了若干寡妇去布阵,要隔远发功,运用寡妇最深重的阴气,把谢六姐克死。

    就……怎么说呢……虽然家里赚了钱,这自然是好事,但要说全二姑娘在眼下的局势中不感到荒谬和忧心,那也是假的,她能做的有点少,想知道的则太多了——锦官城民心已乱,大家都赶着往外跑,就怕什么时候关起城门,大家出不去了,只能被迫跟着死守,到最后落得个饿死的下场。人都走光了,城肯定守不住,眼下就是看白杆兵什么时候过来的事情,如果说之前,锦官城上下一心,牙尖嘴利,叫白杆兵也不得不有所顾忌的话,城墙这一炸,直接就把锦官城的底气给炸没了,现在白杆兵想要收服锦官城,虽不说易如反掌,应该也还要付出一定代价,但胜负的结果已很难被改变了。

    但问题是,药火怎么会是真的呢?全二姑娘想不通的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