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人参?

    一听到这两个字, 马翠英的耳朵就是一动,立刻伸手揪住了这小贼的脖领子,皱眉问道,“野山参?”——见这小贼不像是能听懂汉话的样子, 便换用建州土话问道, “沃尔霍达?你怎么敢偷这东西?”

    这是个浑身脏污, 连脸都黑漆漆的, 只有一双眼珠子发亮的孩子, 年岁倒也不小了,大概十一二岁左右, 只是身量生得矮而已,见这个汉地来的妇人会说建州话,他也有些吃惊, 但却当然不可能回答马翠英, 而是用力挣扎起来,还想转头去咬马翠英的手, 不过, 这时候他怀里掖着的人参也掉下来了:一个木匣子,上头还系着红丝线,这一看就是老女金人请参后常见的处理办法,有的是拿桦树皮包裹着,有的会在外头再装一个小原木匣子,系着的红线绑法都很特殊, 起到一个防备的作用,一般来说,除了采参人自己以外,别人是很难解开再复原的, 这样就减少了被调包的危险。

    “哎,小心!”

    马翠英一个是怕被咬,还一个是担心人参,不由就松了手,那小贼得了空档,一扭身,鱼一样地就从她手里滑走了,金帐侍卫追了几步,却也没追上,也不知道他钻到哪个地窝子背后的柴堆里去,此时城里处处都是柴堆、煤墙,视线受阻,想要找人并不是那么容易。只好有些丧气地转回马翠英身边,马翠英拾起盒子,递给追出来的商人,那商人喘着粗气,一边擦着额前的汗珠一边道谢,气哼哼地道,“多谢姑娘!你也是买地来的吧?劝你出入也小心些!你们建新这些小贼真是越来越猖獗了!依我说,就该把他们全都送矿山去!城里的治安才能好呢!”

    这明显也是个北上来收药材的汉人商户,而且听口音,这是个晋商,或者说至少出身是山阴,后续是否去了买地也不好说。当然,这不是什么出奇的事情,晋商有地利之变,本来就常跑口外贸易,之前两国交战期间,他们太贪财,觉悟不够,闹了走私资敌的丑闻。可买卖是绝不会就这么断绝的,自从辽东献土之后,草原也内附买地,有了内外鞑靼之别,晋商往内鞑靼的贸易立刻就如火如荼地展开了,现在甚而还有胆大的商人,经过外鞑靼,跑到建新来收药材!而且,看他和金帐守卫都颇相熟的样子,来的还不止一两回!

    倘若是丈夫周老七在此,说不定就会联想到因为走私建贼而被处死抄家的那几大晋商家族,想到这可能是那些家族孳生的一些远亲,捡起了原本的情分,来跑单帮重新积累本钱。不过马翠英平时对这些事不太上心,一如既往地走错了路——她是想到了买地很出名的药铺千金堂,千金堂反正也是山阴的铺子,里头的伙计说的都是山阴土话,所以,误打误撞的,倒也理解这人的来历,对他点了点头,立刻一脸认真地掖了一下袄子,好像她有多少银子藏在胸口的内袋里似的。

    “都是些没人管的孩子,父亲兄长都忙着当差呢……也就这几年了,再大一点,就编进牛录里了!不过平时顽皮一点也就罢了,偷人参的确不该——您要是知道是谁,我们去把他抓来给您赔罪!”

    大概是为了在马翠英面前挽回面子,这侍卫也很讲道理,好声好气地解释着,药材商张嘴想了一会,大概是实在想不出有什么特征,叹口气摇了摇头,“造孽唷!你们也该建个孤儿院了,要我说,这些孩子成天在家没人管,以后是要生出事来的……”

    他拿着人参匣子,骂骂咧咧地转身快步走了,马翠英回头看了看连片的地窝子,又看了看那侍卫,她觉得建新城有些欺生了,或者说有欺负汉商,偏着自己人的嫌疑。如果长此以往的话,恐怕汉商对于到建新来做生意,就会存着更深的顾虑了。

    “您不知道,并不是我们不愿意管,这些孩子一到十三岁,就会被编入牛录,让他们去干活了。但是就这么八岁九岁的孩子……”

    这的确是件犯难的事情,马翠英意识到,实际上这也是建新城缺少女人的表现——不管是汉地也好,边番也罢,除非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