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的。

    自打他政史地生四科全数到达50%进度之后,积累提升的速度就变得异常缓慢。

    别说把初三知识学完了,就算是把高中知识该背的背了个七七八八,这块突破就是上不去。

    李颜还尝试了学习课外知识的路子,例如地理,基础知识基本学会了,把世界地图也基本背了一遍,包括但不限于国家、主要城市、地形、气候等等……

    但就是没啥用,明明装了足够多的东西,也确实记住了,结果数据就是没提升。

    甚至连记忆力都没提升,还是51。

    50%的水平是很强没错,但不至于多学了这么多知识多记了这么多东西都没用吧?

    一定是某个地方出了问题,不是在量上,就是在方法上。

    他可能还没找对路,等于知识还没运进仓库,只是全都堆在了仓库门外。

    堆再多也没有用。

    李颜元旦前就在思考这个问题,参照着自己数学突破的经验,整明白了一个道理。

    知识这东西分存跟取,存进去不分类,取出来就很独立。

    小学与初中前期的学习与考试,基本就是你存好了能对应拿出来就行,但随着学习的深入,知识的逐步积累,“体系”的重要性就逐渐凸显。

    他必须构成一套知识架构,让每一个存进脑子的知识点都拥有链接,能跟其他所有相关的、有影响的知识点联动,解决问题时不再只取决于记不记得住某个内容,而是直接动用整个知识体系来解答。

    就像地理,背下来国家与城市名是挺了不起的,但是每次提到某地的某一方面,他都只能翻找式地把这一小块知识捞出来,这时候题目提到另一方面,他又得翻找一次把另一方面的小知识点捞出来。

    他记住了许多张地图与许多本书,但没有记住一个真正在运转的三维地球。

    啥贴图元素都有了,运行的机制也都明白,但是这游戏没跑起来。

    这就是他这短时间做的工作,非常具有难度的工作,就连“记忆”都需要更改方式,使用联想式的办法,而不是单纯的图像文字记忆。

    成果喜人。

    政史地生,每个科目都形成了一套复杂的知识网络体系,终于能把超前学习的高中知识、额外学习的课外知识与当前的初中知识相结合,最明显的提升便是:

    以前做到大题,基本算是看完材料跟题目,再利用材料提示努力从脑子里搜索相关的知识点;现在做大题,看完材料所有相关知识就成体系地呈现,根本不用再看题干一眼,结合更多知识点对某方面内容进行拓展分析也从大难点变成最简单的题目。

    要是地理再来一题给张图叫分析相关地理特征的,说不定李颜能直接给伱答出来这是哪里。

    他的综合分析能力得到了爆炸式的增强。

    故而政史地生四科能力全部突破了50%这个坎,史地生都加了三分来到28,政治差一点,总分27。

    没办法,政治可以深入的东西跟另外三个不太一样,如果不是走实践路线,恐怕李颜的下一次突破,要来自对伟人思想的研读学习了。

    四级技能“记忆力”也在全新的记忆方式锻炼下,一口气提升2点,总数来到53。

    其实在记忆突破50大关后,李颜主动专注学习的内容,就已经很难忘记了。

    以前的记忆数值提升,更像是更新硬盘容量,现在更像是升级了读写速度,虽然还没到过目不忘的程度。

    至于三科主科,英语是最简单的,不停学习与熟练,等到彻底适应英语思维,考试也就轻松写意了。53的记忆让英语学习变得更加轻松,积累多时的词汇也算是厚积薄发一回,英语数值也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