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同样对红楼故事牵肠挂肚的还有许国公高士廉,这位老人家如今年近六十,两鬓斑白,五十五岁时任职吏部尚书,如今五十七岁还掌握着官吏升迁大事。

    用当今皇帝的话来说许国公高士廉善于识人,而且熟悉门阀世家之事,识人善用。

    此刻高士廉听着身边人念诵红楼的故事,神色很是享受。

    忽又有太监脚步匆匆而来,“许国公,陛下召见。”

    高士廉闻言整了整衣袖,走出了吏部,跟着太监朝着甘露殿而去。

    甘露殿,李世民的面前放着一盆豆芽,这是宫里按照胜光寺所言的办法种出来的豆芽菜。

    这位皇帝错愕一笑,“没想到不用土壤也能种出豆芽?”

    在甘露殿内还有一位老人家,此人穿着一身布衣,名叫甄权乃是陛下亲封的朝散大夫,精通药理医理。

    甄权尝了一口豆芽道:“陛下,豆芽本无毒,正如胜光寺所传脾胃虚寒者确实要少吃,臣以为若是作为菜肴,也无不可,陛下也可以多食用。”

    李世民颔首道:“如此说来,朕的太子果真发现了一道新菜肴?”

    甄权作揖道:“恭贺陛下,恭贺大唐,得此豆芽菜。”

    殿外传来了咳嗽声,李世民抬眼看去是高士廉来了,连忙起身相迎。

    高士廉被搀扶着走入殿中,又是轻咳了两声,道:“陛下,老夫听说是胜光寺的和尚自作主张将豆芽菜公之于众的,而后太子殿下拿出了豆芽菜食用之法,这才令人信服,这豆芽菜出自东宫。”

    李世民叹道:“是呀。”

    高士廉正色道:“也是多亏太子行事周全,之后才拿出了豆芽食用之法,让现在胜光寺的和尚们进退两难,殿下聪慧,老臣为陛下贺。”

    李世民尴尬一笑道:“一点小聪慧而已,不足挂齿。”

    要不怎么说是太子留了一手呢,胜光寺那些自以为是的和尚以为他们真了解豆芽菜了,太子的这一篇食用之法,才道出了豆芽菜奥秘。

    公之于众就公之于众吧,决不能让那些和尚左右东宫的名声。

    而且还是胜光寺的和尚自作主张。

    太子李承乾的这个做法,让高士廉觉得舒坦。

    高士廉是皇后的舅舅,更要称一声舅父,李世民也放下姿态道:“舅父觉得此事朕还需做什么?”

    高士廉摆手,道:“陛下什么都不用做,全当不知这件事就好,太子殿下已做得够好了。”

    “不过殿下年过十四,来年就十五了,就要到了及冠之年,也该有人指导。”

    “舅父觉得应该由何人来指导太子?”

    高士廉回道:“于志宁不错,近日有个叫徐孝德的来长安述职,此人历任绵州巴西县尉,洛阳府伊阙县丞,虽只身居县丞与县尉,但治理出色,而且深知民间情形与民间困苦,此等人物来匡扶太子最好。”

    看舅父对太子满意的神情,李世民叹道:“这段时日,是朕疏忽东宫了。”

    高士廉回道:“陛下身为父亲,对孩子要严苛,臣等明白陛下的苦心,若太子也能明白,那便是大唐之福。”

    注意到陛下与高士廉的话语,甄权躬身告退。

    还有三两太监守在殿外,殿内就剩下了高士廉与李世民两人。

    “陛下,红楼一书当真不是出自太子之手?”

    李世民喝着酒水,漫不经心地回道:“他说是出自一个曹先生之手,可如今的东宫也好,当初的秦王府也罢,朕可从未听说过有曹先生之名。”

    高士廉蹙眉道:“以太子如今的年龄与阅历是写不出这等故事的。”

    “唉……”李世民叹息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