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星期二无事,宋小慈除了刷一刷公考题之外,就沉浸到现堪系统之中,看看案子,还有指纹和足迹。

    《指纹鉴定学LV3.0》真是太强大了,在他眼里,书橱里那本厚厚的《指纹技术》也不过如此,完全不在话下。

    谁说舶来的知识不好,只要装到大脑里面,就是我的,一样可以好好的应用。

    县级公安机关的大案要案并不是很多,特别是命案,一年最多的时候也就十几起。

    就拿清阳县公安局来说,这些年平均每年也就十起左右的样子。

    活体检验这一块,公安机关逐渐放开给社会机构,除了一些特定的案件需要。

    因此,法医的空闲时间还是很多的。

    对于宋小慈而言,《公务员考试秘笈》让他掌握了高效的学习方法,厚厚的《指纹技术》差不多几天的时间,让他看了个遍。

    “嗯,重庆式单指纹分析法,的确是比较适用的方法,特别是在只有一个手指指纹的情况下。”

    宋小慈发现,青岛式单指纹分析法,与重庆的相比,分类分型以及分析方法略有不同,各有优劣,没有绝对之分。

    只是对他个人而言,更喜欢重庆的。

    指纹对于传统痕检业务,可谓是重中之中,堪称痕检的看家本领,如果单从学习的角度而言,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

    就像学习太极拳一样,三年方小成,十年才能大成。

    因此,在基层培养一位成熟的技术员,没有三到五年,根本难说做到入门。

    幸好系统馈赠,直接舶来,否则的话,宋小慈感觉这个东西晦涩无味,难于学进去,强迫学习的结果就是什么也学不成。

    立马间,宋小慈觉得自己很幸运,稀里糊涂有了影子助手,无论将来结果如何,他都无怨无悔。

    同时,他也时刻提醒自己,这些技能仅仅用于工作,造福社会,时时保持低调谦逊。

    想到这里,宋小慈再次登入系统,尝试比对指纹。

    转眼一个小时就过去了。

    尽管他拥有超强的指纹技能,几天的实操证明,并不像电视侦破片说的那样,随便输入一枚指纹,电脑光影变幻间,“匹配”或是“比中”二字迅速就出现在屏幕上,这种情况其实是不存在的。

    这里,既然提到指纹比对,就不能不提一下系统自动识别系统。

    国内的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已经开展了二十多年,其中,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美国COGENT、日本NEC等系统为主,正在日益完善和发展。

    近几年来,在公安部的大力推广之下,国内指纹计算机自动识别系统已经全面应用,成绩斐然。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0年,全国共搜集十指指纹两亿多份、现场指纹超一千万枚,所有省区市和地市公安机关都已建成了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最基层的县区也都建成了指纹远程比对工作站。

    各地利用指纹破案占总数的3%-5%,这说明,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对于侦查破案,在传统破案手段之中,到目前为止,还无法被取代。

    当然,新兴的DNA、虹膜、声纹等等手段,特别是DNA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正在崛起之中,只是大规模应用尚待时日。

    所谓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并不是将指纹的影像导入就行了,识别的关键在于人工标注,也就是现场指纹特征点,标注好之后,才能在系统中进行比对。

    计算机根据指纹的特征点进行自动匹配检索,根据相似度,按照从高到低打分,给出可信度靠前的名单。

    需要解释的是,指纹在人体上,并不是单纯的二维图像,而是三面都有纹路的三维立体图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