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很快到了过年这天,其中的热闹盛大不必细说。

    等在宁府祭完祖,荣府众人回到府里吃年饭,贾赦在饭桌上,果然向贾母禀了贾琏想去金陵祭祖之事。

    贾母果然同意,还夸奖贾琏:“琏儿如今也是做了老子的人了,行事越发妥帖了,竟渐渐有当年国公爷的风范了,我很欣慰。”

    这算是很高的评价了,就连贾宝玉,也只被贾母夸过风姿像国公爷当年年轻的时候。

    王夫人恨的一口银牙几乎咬碎,别人风头盖过了宝玉,她是决计不允许的。也只恨这宝玉不争气,只一味与姊妹玩笑,这些时日跟着贾政念书才收敛了些许性子。

    贾琏去了金陵,王熙凤在家无事可做,想起贾敏送的那两间铺面,便禀了王夫人出府。

    带了晴雯与平儿两个,又有来旺护着,主仆几人坐车来到街上。

    只见马车从贾府东北角的西门出来,沿着青石板路往外行来,先到了宁府地界,只见门口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十几个门子在门前列坐。

    又转过一个弯,方来到主街上。

    这还是王熙凤穿越过来这么久,第一次出来逛逛,心里又是好奇,又是兴奋。掀起一角轿帘,偷偷的朝外看去。

    入目之处,无一处不繁华。

    京城极盛,护城河穿城而过。

    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向两边延伸,两边的屋宇星罗棋布,有茶坊,酒楼,当铺,作坊绸缎铺,金银楼等等。

    街道两边还有不少小商贩,推着摊子或张着大伞,货摊一直看过去,一直朝远处延伸。

    城畔的河水波光粼粼,沿路栽满了树,端的是绿树成荫,垂柳婆娑。

    王熙凤心里感叹,到底是上京,这豪华程度,非一般地方可比。

    想着,马车又转过一个角,在一间布庄面前停下。

    这间铺面上下两层,古朴的牌匾上“贾记布庄”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这间商铺在分街上,因此人流量不如主街上的人多,生意也只不过保持一个中等收入罢了。

    王熙凤扶了晴雯的手,走下马车,平儿已经上前同店小二交涉。

    不多时,一位胡子花白的老者就走了出来。

    “见过这位夫人,不知这位夫人寻老朽何事?”老者看着文质彬彬的,先对王熙凤抱拳行了一礼,神色里也并无任何不耐。

    王熙凤看的心下点头,对老者的印象好上一分,因此也露出笑容:“这铺子原是我姑姑的,前儿将它送与了我。”

    说着便一招手,平儿拿出怀里的地契,递给老者。

    老者面上一惊,一瞬间就恢复正色,接过地契瞧了瞧,这才不紧不慢的开口:“原来是新东家!见过新东家。”

    “很不必如此,随意些便好,你且先介绍介绍这铺子。”王熙凤道。

    老者带着王熙凤站到柜台边,边走边介绍:“我姓王,在这布庄做了十五年掌柜的,这布庄上下两层,一层是比较平价的布匹,如棉布,葛布,纱等,就连麻布也是有的。

    二层就用于接待那些贵人,自然这货物也是不同的,绫罗绸缎是主要的,各式各样花样的布匹也有很多。算是布庄的收支大头。

    账房库房在后院,还有两间能住人的卧房,这就是本店的主要结构了。

    如今上工的工人除了老朽以外,还有一名账房先生,一楼一位伙计,二楼两位伙计,就是这些了。”

    说着几人踏上了二楼,一上完楼梯,映入眼帘的是架子上摆放着花花绿绿的布匹,各式各样。

    左右手两边各是一间贵宾休息区,有女眷来买布匹,可以尤店里伙计拿进房间挑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