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李琩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往了右相府。

    像他这样的对外传书,监院中官曹日昇是肯定要看的。

    亲王们如果出门在外,是由身边的宦官监视,你在外面做错了事,宦官顶罪,但是在十王宅里出了问题,曹日昇第一个逃脱不了干系。

    所以别看他收了李琩不少好处,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的,这叫公私分明。

    他将李琩的书信抄录了一份备案,然后便将信递还给使者:

    “请寿王见谅,此乃臣下本职。”

    送信的武庆笑了笑:“寿王自然是理解的,待我家阿郎乔迁新宅之后,还请中官得空了,前往一聚。”

    “这是自然,”

    曹日昇微笑起身,亲自将武庆送出门外:

    “寿王从未让我为难,我心里一直记着寿王的好,待殿下出嗣之后,我自会前往新宅拜谒,武二郎请了。”

    武庆拱了拱手,拿着监院给开具的门籍,离开了十王宅。

    曹日昇返回房内之后,随即派人将誊抄的信件,送入宫内,交给高力士。

    信上的内容涉及到的人,级别太高,所以需要立即报送。

    而曹日昇虽然看过,但权当是没看。

    除了高力士,他不会跟任何人说,他很清楚,知道的太多,其实对自己没有好处,嘴巴不严的,也不会被高力士派到这里来。

    李林甫白天,是要在中书门下工作的,而且公务繁忙,比一般官员下班的时间都要晚。

    历史上,他被列入奸臣传,但其实李林甫的工作能力,是有目共睹的,虽然因为文化水平不算高,背地里总是被人嘲笑为弄獐宰相,但那些嘲笑他的人,没有哪个具备他的能力。

    这个能力,叫做李隆基需要的能力。

    别人这是嫉妒,嫉妒李林甫竟然当了五年宰相,就好比有人买了一辆新车,别人总是会猜测他一定是分期付款,因为他们接受不了人家是全款买车。

    一直到了晚上戍时正,李林甫才拖着疲惫的身躯,返回了他的家。

    这個时间段的平康坊,可谓歌舞升平,是整个长安除了东西两市之外,夜里最热闹的地方,而平康坊就在东市的西边。

    他的祖上是唐太祖李虎的第六子李祎,跟当下的信安郡王李祎,同名同姓同宗。

    儿子李岫,早已在家中等候多时,听闻父亲回来,赶忙跑出府门迎接,将他的阿爷搀扶下了马车。

    “您这么操持国事,也没几个人念您的好,阿爷这是何苦呢?”

    李林甫笑了笑:“若不付出数倍于他人的勤奋,这个位置,我又岂会坐这么久?”

    “要我说啊,您干脆让一步吧,”李岫开玩笑道。

    李林甫笑道:“庙堂之高,进亦忧,退亦忧,我想让,让的了吗?”

    他知道儿子出门迎他,必是有事,于是登阶道:

    “进去再说。”

    李林甫的宅子非常大,子女非常多,但是成器的没几个,主要原因是他的家底本来就薄。

    他爹是老二,继承不了家业,还只是一个王府幕职,结果又遭武后打压,加上科举盛行,朝廷给的门荫越来越少。

    他们家风光的,是他的大伯彭国公李思训,级别太高,可荫侄一人。

    李林甫是靠着大伯给的门荫起家,仕途则是沾了舅舅楚国公姜皎和姨丈前宰相源乾曜的光。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李林甫也是个狠角色,豁得出脸面,一路巴结上官、宦官、嫔妃,以其精于权谋的本事,混到了如今的一人之下。

    “你觉得寿王这封信,是什么意思?”李林甫有些考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